知识领域产品反思

突然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几年在知识领域里热门的产品模型,诸如知乎、分答or在行类的,都不能够从百度知道体系内产生呢?

要知道百度知道、百科、文库、经验等一系列知识类产品曾经占据了整个中文互联网流量的最Top级别,哪怕是今天在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网页这几个类型的页面也都基本会在前五中至少出现一条。

但在今天,这些类型的产品都已经不再能够令人眼前一亮,也就是说不能够再引领潮流了。

原因何在?

在知乎诞生之初,百度也曾推出类似的产品,但很快就死掉。在在百度知识体系内,也曾做了很多尝试,例如悬赏的问答,团队的机制,PK的机制等等看起来有意思的做法,但最终这些在整个互联网浪潮中被淹没掉了。

我在想,按照之前在百度的工作经历来看,百度内部习惯以搜索的逻辑来去判断思考产品的问题,例如知道当前应该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可能从搜索的角度来看无外乎是查全率与查准率(当然并不简单如此,有依据此的更丰富内涵),但在这个大前提框架下,本身就意味着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今天有些显著的特点:

1、社交类型的产品跟搜索类型的产品天然的有区别,前者是重视人的因素,后者打交道的则是网页、网站这一类型,虽然本质上这些也是由人产生的,但毕竟并未直面用户,也就说,可能在搜索的决策逻辑下,有着天然的缺陷;

2、而基于搜索决策逻辑下,则又有幸存者偏差——这是说通过评估搜索的问题来去做决策的前提是用户群体在你这个平台上进行大量的生产消费,但今天用户已经逐渐被分流了,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以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放在整个互联网大盘下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在这个小问题上的持续纠结已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极为致命的。

一线·天

发现有段时间没画过原型,重新操作起来,多少还是有些陌生。

看来还是得更多深入一线,无论是需求的收集整理还是需求的评审,这种实践操作是安身立命之本。

年轻的PM们

年轻的PM总是更愿意去追逐热点,希望用更新更炫酷的方式来做产品。

可是,谁又不曾年轻过呢?

对于管理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

challenge

最近有种忙疯的感觉,很少有低于9点钟下班的时候了,也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也许从接触AgentService开始,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1、新的领域。刚毕业那会,对PM一知半解,只是凭着内心觉得互联网是个有趣的行业,读过些书,接触过些所谓的互联网产品,便觉得这是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可是那会哪知道这背后有那么多的条条道道。仅从领域来说,可以细分的太多,那会已经耳熟能详的搜索引擎、社交、电子商务、新闻门户等等,现在呢?互联网像一头巨兽般席卷了诸多领域,互联网、移动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催生了许多以往难以想象的新领域,比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人们将这些冠之以“O2O”。对我自己来说,从纯粹的互联网领域,从搜索、推荐到O2O,也算是跨界了。

2、过往无论是在百度还是无觅,一脉相承下来的内在逻辑是重后端重策略,逐步到前端到PC端,后台逻辑与前台展现的关系,应该说还是可以理解,目前增加一层是,从后台到客户端到网页端,老实说此前没接触过,所以需要花时间去学习去理解。

当然,庸俗的说,挑战往往意味着机遇,尽管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值得庆幸的是在一个很好的团队里,大家各司其职,逐渐合作的感觉——这便是工作的乐趣所在。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书名: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作者:黎万强

有时候,不参与,也不见得不成功。乱参与,反而坏事。

摘抄书中若干内容如下:
1、选个大市场、组建最优秀的团队和拿到花不完的钱。
——我相信房地产市场足够的大,团队也很优秀,钱我不了解。

2、专注、极致、口碑、快。

3、在过去,交付商品给用户后,企业往往认为与用户的接触就结束了;而现在这才仅仅是开始,后面需要不断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到商品改进完善中来。

4、信息传播的转变:
1)信息从不对称转变为对称。
2)信息传播速度暴增,影响范围扩大。
3)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传播,通过社会化媒体,美国普通人都是信息节点,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
——我以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信息传输速度革命的历史:
从古代的那种狼烟、信鸽、驿站到后来逐渐出现的汽车、火车、飞机等可以快速传播信息的工具,再到电台、电话这种工具的出现,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变革了,于是由此对应社会发展也是极其迅速,到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手机、使用微博、微信这样的工具进行交流传递信息,所以所谓的O2O火了,未来信息传输速度还能以怎样的方式出现呢?拭目以待。

5、“爆米花”活动不是路演,我们不做产品体验,也不做广告,就是和大家一起玩,是用户展示自己和认识新朋友的舞台。根据“参与感三三法则”,“爆米花”全程都让用户参与。
小米与很多传统品牌最大的不同:我们和用户一起玩,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什么时候,我们都在想,怎样让用户参与进来,让他们和小米官方团队一起,成为产品改进、品牌传播的“大明星”
——让用户参与进来是挺困难的一件事,除非用户本身可以从参与这个事情中获取到什么利益,用户才有动力去花费时间参与。而利益归根结底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事情。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那些环节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小米的做法是用户快速即时反馈问题与需求,这个时候用户的感受是我参与了小米手机研发的过程,在我看来,这个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做法,难点在于这个过程是透明的用户可感知的。也就是说有可能你做了很多,但用户实际感知到自己参与的很少,当然也有可能做的不多,但用户却感觉到非常有趣,有主人翁的精神持续的投入,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

6、参与感三三法则
参与感三三法则

继续阅读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内部手册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 周鸿祎

他以争议性的身份出现在互联网的江湖中,他像一条鲶鱼一样冲击着众多大佬的固有地盘,但最终他的产品成为了互联网中大家都不能忽视的力量。当然,我这辈子我想我也不会忘记,当初我在百度的时候,360搜索横空出世与百度展开激烈竞争时候,百度内部引起的巨大震动——一位值得人去花时间去研究、去熟悉、去尊重的前辈。

摘抄若干内容记录如下:

1、没有人可以打败趋势。
——大炮用的是电商的例子来说明趋势如何消灭传统的IT大卖场,百货商场。这其实是两面的,另外的一面就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
如果换到这个行业来说,那么趋势是什么呢:
1)存量房市场远远会大于新房市场,新房市场在全国来看在一线城市来看,是逐渐萎缩的。
2)基于房产交易的特殊性,中介基本不可能被消灭,但是独立经纪人可能会逐渐冒出来,这个是不以某个中介公司的意志为转移的。

2、因为360持之以恒地解决安全问题,获得了用户信任,形成了用户基数,在不知不觉之间建立了商业模式。有人说这是布局,我说没有人能聪明到高瞻远瞩,看到五年后发生的事情。所有的布局,都只不过是马后炮而已。
——多少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要看到趋势,另一面又说无法高瞻远瞩。
最近的感受是,PM的视野决定了在这个岗位在这个行业上你能够最终去到什么样的地位。但往往很多时候真的无法洞穿未来。

3、黑天鹅一旦出现,运营商就可能成为一只火鸡,如果不进行转型,如果在产品体验上不能改进,那么即使明天不是复活节,总有一天复活节也会到来。

4、互联网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它首先是一个价值的毁灭者,它在毁灭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谁离互联网最近,互联网就先毁灭谁。在毁灭的同时,它再去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还是应该庆幸自己在这样的行业中。
那么,房地产会怎么被互联网改变呢?传统的房地产互联网玩法,就是开发商在媒体上投放广告,中介买端口发房源,购房者在网站上找房子,然后上门找中介去业主家看房,今天来看,它确实应该要被颠覆了。因为充其量来说,还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经验告诉我们,信息的不对称在未来的趋势是会被不断消除的。
如果按照流水线的工厂模式,这个行业的分工还不够细致,这带来的结果是效率不够高。
而如果是平台思维呢?首先一方是房源提供方,对于新房来说是诸如开发商、代理商的角色,对于二手房来说是业主;另外一方是有购房需求的用户;还有一方就是对接双方的从业者——中介或者是置业顾问。趋势是如此的,谁能最先最快完成这个闭环呢?

大公司失败不是愚蠢,实际上它们有很多聪明的人才,而往往是因为自大。大公司看不到新的模式,所以凭借老经验,对新生的事物报以嘲笑;即使看懂了新的模式,它们又因为不愿意放弃既有的业务收入而错失转型的良机,而这给了小公司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颠覆是如何产生的。

继续阅读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产品与研发

我的微博上说:

对于公司或者团队来说,应该达成的共识是:尽可能以简洁高效的方式达到目标,保证业务可以跑起来;这就要求产品在充分理解业务的基础上收敛需求,小步快跑;对于技术来说,不要轻易炫技去追求所谓的高深新技术,否则引入一堆复杂的东西,留下无数坑,只能是自己作死的节奏。#PM感悟#

一位前同事回复到:

我对项目类公司的理解:1,这类公司,需求不是产品人员说了算的,所以然你想要收敛也未必可能。2,这类公司,往往没有高深新技术。

真是一语中的。

对于我们来说,线上线下局面没有扭转之前,我们面临的情况都可能是如此,产品未必能够真正如自己想象般去收敛,但正是因为如此,从公司的目标来说,希望产品是能够快速响应跟上业务发展的节奏,这无论对产品还是研发来说都是挑战:保持产品节奏,控制技术诱惑,二者的平衡之术回到根源可能是项目管理?

阿里巴巴上市

阿里巴巴毫无悬念的在美国上市了,当然也毫无悬念的赢得了整个互联网圈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关注——这几乎是必然的,因为不知不觉中,这家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了。

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社会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命题,当它与百度、腾讯放在一起比较时,似乎现在看来它对于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我看来,百度、腾讯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是类似于基础设施类的,它们推动的信息的自由(当然在中国社会,信息自由是相对概念)高效流动,因为搜索与QQ的出现、普及,信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旧观念与想法,促使人们不断地寻找新的可能——大概属于极大的提升人的视野与认知,但这种的提升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则是相对隐性或者说并不为普罗大众的能够深刻意识到;而阿里巴巴的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似乎更多的是构筑于这类的基础设施之上的,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更容易感受到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我的理解是如果没有信息的自由高效流动,电商的发展可能并不会那么的迅速。

但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推动,在我看来并不意味着谁的地位是超然的,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我表示对他们的敬意。

关于腾讯的企业文化:

愿景——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使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

关于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

愿景——分享数据的第一平台、幸福指数最高的企业、“活102年”

使命——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

关于百度的企业文化:

使命——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