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

可以理解传统行业对互联网的焦虑,但如果把互联网当作救命稻草,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了再说的,我看也很难有什么好结果。因为任何事物一定有其背后最基本的逻辑规律,如互联网产品从需求的提出到最终上线,会包括需求确认、产品原型设计、产品研发、测试这样一个过程,忽略了这个最后堆出来的产品是很难可持续发展的。

美团创始人王兴:只玩情怀是误入歧途,这是一篇好文章:

如果一个产品没有把基本功打扎实,没有分清楚什么是核心需求,没有明白要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学那些文艺情怀,完全是误入歧途了。

但我觉得很多人开始拥抱互联网的时候并不明白这一点,另外:

通常在这个行业里面科技的价值短期体现不出来,但长期来看,多数人低估了这个行业里科技的价值。

也就是说你希望看到一点成绩,其实是需要付出一点耐心的。但你在没看到成绩之前,不要低估科技的价值。

业务的发散与产品的收敛

微博上某老师如是说:

产品工作,一定要定期REVIEW,想明白自己的大目标,阶段目标,推进节奏是不是正常,以及迭代,优化的可能。内心一定要清楚自己可以做到的程度,业务市场总是发散的、但产品技术必须收敛。不然搞得形散神散,反而连累业务开拓。一个再合理的目标,也要有条理的去实现。

以为然——只要经历过就会有这种深刻的体会。

动荡

最后所有的动荡,是不是都可以转成宝贵的财富?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这个答案,只有自己去经历去追寻。

业务与产品

对于线下业务很重的产品——其实这句话这么说是有问题的,但我想表达的是,业务与产品往往是不能割裂开来的,他们应该是相互一体促进各自的发展。

我以为常见的思维误区是:

1)具体业务线的同事:认为产品是要为业务服务的,规则应该听从线下业务的意见。但实际上,具体业务的同事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点,产品应该看到的是立体,具体业务面临的问题可能有多种方案,他们从自己的业务出发,认为A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实际上在产品上还有B解决方案,并且这个方案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对整个业务长远的发展可能是有更大的好处。在这个时候业务需要做一定的让步。

2)具体产品线的同事:遵循业务所给的方案,未深入思考是否有其他更合理的方案。回到我之前说的,视野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到中后期的时候慢慢凸显其重要性,你的职责不再是简单的会画原型会写需求文档。It’s too simple.

理想的情况是:业务理顺规则,产品通过系统的手段实现规则,与之同时,产品上形成的业务流程,能够帮助线下更好更规范的开展业务。

 

update:

对于线下比重乃至业务主导的产品,往往会有许多规则去规范业务,这个时候秉持的一个原则是:添加必要的规则——确保灵活,不考虑非必须的规则——这会大大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办证

基于最近一段时间的生活经历,关于“办证”的靠谱信息或许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中国人这辈子,从出生伊始,就开始了逃脱不了的各种办证事项,而关于这类信息极度的分散,或者你不知道你搜索出来的信息是否已经过期——信息过期你跑一趟浪费时间不说。

我的思路是:

1)整理出不同领域,需要办的证。

2)办证的流程,需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前项及后项分别是什么。

3)办证机构的地理位置、主要交通信息(公交、地铁),办公时间(这很重要)。

产品冷启动期,似乎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整理出一定量的信息,再此基础上考虑引入ugc方式。

why not try?

别人家的PM

有段时间微博上曾特别流行“别人家的孩子”这个话题,大意是说家长看别人的孩子总是如何如何的好,而自家的孩子要么是不听话要么是学习成绩不好等等诸如此类的缺点——据说多数人都有这个经历。

当然,我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标题形式而已,我想说的是入这个行当来观察到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别人家的PM——这个的意思是说他对自家产品所谈不多,但对别家的产品往往却是如数家珍,例如他可以给你头头是道的分析这XX产品哪里好,哪里不好,未来要如何发展,要如何跟上新的趋势,要如何盈利等等。总之,表面看起来仿佛他才是那个产品的PM,但实质可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在这个现象里头,有两点。第一点,我们说至少表面看起来他确实很少提及自家的产品,我猜测的原因可能是工作内容多半敏感不太方便对我透露,也可能引发别人的围观攻击——你的产品那么烂,还好意思出来炫?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确实对自家产品了解不多,所以无多余的话可说。第二点,为啥他会对别人家的产品如数家珍?我估摸着一方面是PM的职业病之一,怀揣着改变世界的伟大理想,在这个情况下看到XX产品就好似男人看到美女,难免YY一番,不妨理解为PM获得快感的一种方式吧;另一方面,眼下的获得信息成本太低了,各种信息到处可见,而借助搜索引起、微博这样的产品信息传播的速度又大大的加快了,我认为这其实是给我观察到的这种现象提供了客观条件。

很难说这种现象是好还是坏的,因为这其中肯定有些其实并不了解别人产品的人在“自言自语”,但同时肯定也有人是真的在工作之余去研究别人产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所谓的竞品研究)。就我自己而言,我更愿意跟这个现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花更多一些时间在自己的产品上。因为“别人家的PM”是一种虚幻的真实,也就说你以为自己看了很多评论很多报道,以为自己真懂了某个产品,但实际上只是浮于表面。特别是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我觉得初始的时候最好远离这些,容易让人浮躁也不太利于培养自己的判断力,甚至有不少人看到评论别人产品如何牛逼,看那些新闻报道如何有趣,便以为自己是喜欢这个行当的,但实际真正工作起来,可能会发现这个行当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有趣。

当然,我并不否认,研究别人家的产品是PM成长的路径之一,这点脑子里还是要保持清醒认识的。

——–分割线——–
近日看到几则新闻,有必要记录下:
1)谷歌搜索新增个人日历事件 暂只对英美地区用户开放
——个性化搜索?未来是否有越来越多的这种个人隐私性数据出现在搜索引擎中?
——什么样的隐私性数据有这个价值?个人日历、各种app产生的数据保存在云端,搜索引擎提供云来获得数据,然后再提供给用户?
——同时,未来的这种数据预计会越来越多,搜索引擎如何面对这个挑战?
2)芝加哥把自己都开源了,整个城市的资料都放在了Github上,有城市规划图,道路规划图,桥梁管道施工图等等… http://thechangelog.com/the-city-of-chicago-is-on-github/
——这玩意离中国还比较远,假如有了这样的数据,可以怎么玩呢?
——搜索引擎又该怎么处理这些数据呢?
3)搜索引擎的大数据时代,包括:
——私有化的WEB化数据,例如淘宝。
——人工整理的数据,例如最近的药监局数据,上面芝加哥开源出来的那些资料应该可以归到这类。
——社交产生的数据,如果搜索引擎自己没有社交产品,看起来比较被动,所以google要拼命做google+?
——APP产生的数据,我觉得搜狗号码通这个产品思路相当牛逼,是真正的将app产生的数据又反过来应用于搜索引擎的典范,还有那些app能够给搜索引擎提供这种有价值的数据?
——个人云产生的数据,百度在做。
——物联网产生的数据,大家都还开始。

PM和博客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是说PM和写博客的,其中有一个答案,陡然让自己心生疑问:写博客的PM成为过街老鼠了么?

好吧,我是这么认为的:
写博客这种事情,跟你发微博谈论产品,在知乎回到问题,在某些专业论坛灌水,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甚至乎,你在写微博刷微博加起来所有的时间,写两篇博客都绰绰有余了。
从更根本的来说,写博客通常是对某件事情系统的表达或者对某个工作系统的总结与反思。
而类似这样的反思,每个人所采用的方式不一样,可能有些人就是喜欢自己把它写出来,而有些人仅仅是在脑子里思考或者采用其他的途径来记录自己的思考——殊途同归而已。
不排除某些人就是为了写几篇博客混个脸熟——这种人,忽略吧,没什么好说的。
我相信更多人是在认真思考某些问题,认真反思总结自己曾做过的事情——也许你看到的博客质量参次不齐,但对于写博客本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且对于第二种人来说,有人注意到自己写的东西,更好,没人注意到也无所谓,反正都是偏个人的内容。
顺着文章质量往下说——可能不少人会觉得说你这批博客写得都是大原则大道理,我都懂——你能不能写点干货呀。

我想虽然这种博客是偏向个人的内容,一旦涉及的工作就肯定会有所顾忌——往往有些内容有些案例根本不可能拿出来公开说的,而类似这些内容往往才是最具参考价值的——于是乎,就只能写成大原则的形式了——通常大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内容。

所以我说,如果你是个正在写博客的人,只需记住,我写的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写的,我就是记录自己成长历程而已。而那些对写博客嗤之以鼻的人,其实也根本不需要抱着这样敌视的态度去看待他们。

而至于说“写博客好产品好”寥寥无几的,我觉得这个结论本身就有不少问题。
比如说什么叫做产品好?这个该由谁去定义。产品好跟博客好一定是等同的关系么?一个产品的好还是不好,影响它的因素太多了,写不写博客甚至都排不上号。

嗯,反正我是会继续写博客的。

话说,今天真是从烦躁开始的周一,持续被上周的某个调研纠结着,真心觉得伤不起。

2.13

今儿例会,拖延症严重爆发,昨晚上2点多才弄好屁屁踢,然后又大概在心中默念了下该如何去讲述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入睡已是在三点钟的事情了。

还好,算是基本顺利,不过现在回想起来所讲述的内容有点干巴巴的感觉——不通俗不生动,另外所反应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整个的策略结构并未有通盘的把握,也就是说有点孤立的去看待各个子策略了,各个策略之间是如何合作来达到产品的目标,关于这点,真是没把握的十分好。联系到最近老大提醒自己的话:注重细节固然很好,但若过分关注细节,不能把握整体的方向,会给自己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想了下,也的确是如此,对于一个策略性的pm来说,不可避免的要陷入到策略细节中去,但一定要适时的把自己从具体的策略逻辑抽出来,review下产品的目标。

老大后来对近期做的某个项目做了总结,着实不易,也由衷的佩服。ziwei老师后来提到说,随着我们越来越能够独当一面,她所能教我们的知识将越来越少,更多的会是些原则性的问题,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自己去不断的反思总结。关于总结反思这块,的确自己也做得相当不好,总会找各种借口没做这个事情。

这个时候,我要回到一开始我的分享上来说,我说感觉自己的分享干巴巴的,下午拿到了另外一份关于spider的介绍,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真是要把我笑抽了。其实,对于“枯燥无味”的的策略来说,类似这样的介绍说明真是特别需要,让内行明白不是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真的能耐应该是让外行人一看就明白。

类似表达,反思这些能力其实都是一步步成长锻炼起来的,但关键的还是行动。

工作之余,说下近况,嗯,承认自己有些不淡定,有很多因素就不一一说了。huazai跟我说,这不像我啊。反思了下,的确是,在某些事情上也许自己显得过于着急了。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