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意义的一个年度结束,以元旦作为起始界限,酝酿状态,回味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以农历新年作为终止界限,进入到下一个年度的循环。
如果以现在来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当然会觉得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因疫情的缘故我们会认为这是极为特殊的一年,但几乎可以肯定明年此时,我们仍然会发出类似的感慨——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
这一年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呢?年中的时候曾经想发一条朋友圈,大致是想表达一些2020年「如此艰难」的意思。因为在过去的这一年:首先是公司层面因为业务大受影响,人员收缩,收入减少,人心惶惶——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工作上的这一年似乎是在反复的纠结中度过的;随之而来的是车追了尾保险赔了一笔,牙齿种植手术完成支出一大笔;与此同时,住了五六年后,家里的许多电器设施也都似乎倒了一个更新换代的阶段,先后换了洗衣机、电视机、沙发等大件物品,零零散散的小件就不提了;还有一件让人悲伤的事情,在确诊与治疗2年多后,小叔最终没有扛过癌症的折磨,离开了这个世界。
总体说来,似乎过去这一年的主基调就是收入减少,支出增多,人生无常——以至于我一度感慨:这TM就人到中年了么。
「中年」这个词曾经一度觉得离自己甚远,可是它还是不知不觉的来了,甚至没有所谓是否准备好这一说法。隐约觉得过去中年与以往的区别是一个词:拧巴。
中年人的状态是「拧巴」着的,一方面觉得自己还能再战却又似乎无心恋战,另一方面容易泄气又觉得心有不甘。这个阶段倒不是什么精力与体力是否跟得上的问题,而是心理上跟自己天人交战的过程——似乎启动一件事情都需要更长的周期来给自己进行心理建设,而每结束一样事情又总能找到理由让自己多休息恢复。这真像玩王者荣耀里英雄技能的大招,毫无疑问技能放出来的时候杀伤力是够的,就是不能老放大招,得瞅准了时机,一击毙命,否则就真的太伤士气。
不知道这不是所谓的舒适圈问题,但硬跟自己对抗,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圈是否明智,对于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答案。所以,过去我对于中年的思考与应对更多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这种应对本质上需要先解决未来一段时间如何保证收入的稳定性,我称之为三个轮子的驱动方式,包括作为第一个轮子的是】职业收入,作为第二个轮子的以投资为主的副业收入,作为第三个轮子的个人的品牌经营。前两个是可见的收入范畴,而最后一个择时需要更长周期来构建与变现的收入范畴。
但这里不是要展开将三个轮子的问题,而是说其实对于中年这个话题,其实思考与准备的仍然不够充分,这里的准备应该不仅仅是收入层面的,而是应该一系列的围绕接下来人生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自己打算如何应对的问题。
不同的状况意味着不同的选择,而每种选择都会带来一些可能性,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可能性。也许当下来看,重要的不是某一两次的选择是什么,而是如果构建起整套的人生决策理念。比如,在中年这一时刻,面对一份职业选择,自己的决策因子中家庭生活占的比重多些还是对于收入的比重多些,亦或者是职场的成长空间多些?诸如此类的问题,也许才是更需要应该着力于去构建的。
以上内容算是起个头吧,立个flag在2月份要梳理构建这个体系。既然是一个年度回顾性的内容,免不了要立些flag:
1. 全年不喝碳酸类饮料、奶茶。
2. 全年更新文章(包括公众号以及这里)12篇。
3. 体重要降到165kg(目前是178kg)。
4. 梳理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
5.工作日平均手机拿起次数不超过60次,工作日有效生产力平均时间超过4个小时,周review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