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室内骑行 20:我是如何进入互联网行业的?

坚持运动的第20天。

一度以为运动记录要中断了,因为陪闺女睡觉,一觉醒来发现已经是快12点了。这是个尴尬的时间点,没有马上冲下去跑一圈的动力,甚至连骑车的兴致都难以提起,然又不甘心就此中断连续运动记录——当然,最后肯定是后者战胜了前者,踩了25分钟的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倒也挺舒服。

这段时间准备面试,趁此机会,把自己整段的互联网的经历进行了下回顾。

为什么会进入互联网这个行业,为什么会选择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09年本科毕业,那会考研的事情还没完全定下来,师兄介绍去了家做互联网营销的公司实习,公司名字叫做「广州时代财富科技有限公司」(刚去百度过,发现公司网站已经打不开),这个公司的业务其实主要是帮人做网站的,当然主要是做大客户的,比如银行、政府之类的,据说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营销顾问公司(成立于2000年)。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其实大有来头,叫做「张静君」,丁磊的网易能够起来,这里头不能不说有她的功劳。在里面实习时间不长,主要是做的事情是协助别人做政府网站的评测,当时好像对比了天河区、福田区、浦东区这几个政府网站。虽然其实并不算是正式触网,但好歹也可以认为这是我自己从事这个行当的起点。

11年毕业的时候,实习先后去了广州电信研究院跟深圳中行。在电信研究院的算是跟互联网沾点边,但中行的实习可就完全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了。那会其实压根没想过自己可以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去什么类型的行业,对于产品经理的岗位更加是没有认知的。那会,大家所认为的好offer还是像移动公司,尤其是深圳移动为首,大家都在传待遇很好,然后像快消公司宝洁、联合利华,咨询公司埃森哲等等这些跨国巨头们都是很多人向往的去处。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多数人都是海投,来中大做校园招聘的公司很多,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笔试的机会,甚至很多人会跑到旁边的华工去笔试。我面试的第一家公司也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公司是金蝶,我到现在为止都忘记是什么面试的岗位了,然后第二个给offer的似乎是广州电信。但自从面完腾讯之后,我就对已经有的offer及非互联网类型的公司毫无兴趣了。

当时腾讯的面试流程是这样的:官网校园招聘填简历报名——>通过筛选——>笔试——>群面——>专业面——>HR面。每一轮人都巨多,称得上是海选了。我是在专业那面被刷下来的,忘记那哥们是哪个部门的,也不知道这哥们现在在互联网圈混的如何了,我大概记得的问题类型是诸如怎么看阿里、腾讯、百度的,还有一种类型的题目是一个瓶子说出20种用途——就是俗称的考察什么逻辑啊归纳能力的。肯定是表现没能达到面试官预期,所以没通过,但自从面试完腾讯之后,我自己脑子好像一下子被激灵了下,觉得自己就应该去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因为我把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给串起来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跟互联网还是挺多渊源的,比如自己就96年开始就触网了,那会一叔叔家里老早就捣鼓的可以上网,他教我使用的电脑,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会登录的网站叫做视聆通,估计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在中考的时候曾跟父亲约定过,如果能考上一中就给我买台电脑,结果自然是我如愿拥有了自己的电脑,02年那会,请一位在电信工作的叔叔帮忙组装的,花了5000多,唯一记得的就是40G的硬盘,其他的配置已经全部忘记了,清楚记得的经历是那年暑假用modem上网,虽然是龟速,但真的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俩月的电话费巨贵无比。再往后呢,接触到了Web2.0的概念,虽然现在已经没人会提了,但那会大家都在充分讨论Wiki、博客、Tag这样的概念。(于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从只能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围观到多数人都能够参与的转变,而往后每一次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新的应用形式,其实都是从大幅度的降低了人们参与互联网的门槛,这是互联网能够不断得以向前发展的根源。)当我,把这些经历都串起来之后,就变得对进入这个行业有着某种执念。

于是乎,接下来我几乎就是对于非互联网公司的招聘没有半点兴趣,但凡跟互联网沾点边的我都会觉得要去试一试,记得至少像UC、迅雷等这些公司都是去过的,甚至连游戏公司(网易游戏,金山游戏)也去混。最终是百度给我抛过来的橄榄枝。

百度的面试挺快,笔试完第二天就让去面试了,地点是在华工酒店,然后是2轮面试一个上午结束了,先是一位胖胖的小姐姐,后是一位瘦瘦的小姐姐,面完就直接给offer了。现在唯一能够想起来跟面试官的聊过的问题一个是产品跟运营的关系,当时我说的是产产品是孩子她妈把娃给生下来,运营是爹把娃拉扯大(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今天回想起TM总觉得哪儿不对劲……),然后就是是否愿意去北京的问题了……

于是,我就这样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入了产品经理的门,一晃六年有余了。

 

0625 跑步 16:装修从业2年之设计篇

坚持运动的第16天。

晚上换了一种新的方式跑步,间歇跑。快走的时候心里默念数到100,然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跑,同时也是默念数到100,再换回慢走。以这样的方式间歇跑,从最后的数据来看,同样的距离,但燃脂心率的区间占比是35%,这比之前那种一直跑的方式有着明显的增多——如果减肥的话,这种跑步方式应该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今儿把客厅的空调装上了,当初装修这房子的时候,一来当时预算紧张,二来低估了我们对热的忍受程度,在入住后的第二年我们就后悔了,一直念叨着该给客厅装个空调。但我们当时装修的时候有欠考虑,既未留空调空洞又未留专门的线管,担心着无法安装,在咨询多次确认无没什么影响之后,终于在这618大促之际定了格力空调,上门安装的师傅也挺认真负责,没有额外的收费,整个流程挺顺畅,总算了却一桩心事。

虽然自己在装修这个行业呆了两年,但即便是现在重新装修,也难言能够把这个事情真正考虑的周全,装修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解决当下家居生活的问题,也需要着眼于未来生活的可能性,而未来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清楚呢?

早两年装修O2O特别火热的时候,诸多的创业者所宣讲的服务理念很多都是试图跟业主讲「装修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要进入这个行业,就是为了解决装修过程中诸多复杂问题」,包括我们自己也在讲类似的概念,当初并不觉得这么讲有什么问题。但如今回顾自己装修完入住2年的感受,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这可能是对业主的一个误导,也许容易让业主降低对装修这个事情复杂度的预估,但最终为结果买单的却还是也许要在里面呆上很多年的业主。

多数业主在第一次装修的时候,本身是没有「居家」概念的,因为过往可能是租住的房子,人的心理上天然的会降低对租住房子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下,并不习惯于花时间花精力来布置,让房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而装修,装的是什么呢?是那对那房子刷刷墙,摆张沙发,挂个壁画吗?显然不是,装修,装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装修是帮助自己实现更好生活的途径。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但多数人其实不会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装修,我们太容易陷入拿到房子的喜悦之情,太容易沉迷于对装修风格的追求,太容易陷入对价格的纠结,唯一难以进入的是自己居住在一个房子里的时候,想要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当然,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业主的目光短浅,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未尽完善。太多的装修公司想的是怎么能够拿下更多的客户,签更多的单,至于签完单后怎么服务客户,几乎是靠设计师们各显神通了,多数设计师被教育的套路是上来先了解清楚你的预算,在你的预算范围内,怎么搞依你来,还美其名曰尊重客户的选择,这实际是对业主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很多业主会反倒会认为这样的设计师不错。所以,这个行业就是在这种「相互成就」的状态下,发展了十几年。

这一波的装修创业者们,给出了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是套餐形式的「标准化装修」,爱空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喊出的口号是「确定的幸福带来标准化家装」。这是否就代表着未来呢?谁也难以在今天下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套餐始终只是解决其中的一种装修解决方案而已。但不管是用户还是这个行业,今天的焦点是解决方案吗?这个市场又缺乏解决方案吗?我直观的感觉还不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缺乏的是一套成体系的关于识别、理解用户装修需求方案的方法,更缺乏的是一套能够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到装修全程的支撑体系。尽管,我们都将「用户体验」挂在嘴边,但至今恐怕没有哪家公司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装修服务体验明显优于市场。

现如今的装修流程里面,设计师是被定义为「理解用户装修需求,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角色」,跟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非常的类似。但现实中,一般的家装公司设计师占据市场的主流,这类设计师通常却又通常需要背负营销的重任,是为业绩买单而不是为用户体验买单;而通常能够做到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理解业主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师已经是收费不菲非一般人能够承受。这个市场在呼唤品质,愿意为服务品质买单,一般的设计师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服务的需求;但他们的付费能力又还不足以支持他们为设计付大价钱,这是目前行业的矛盾所在。也许将来会有更先进的工具能够帮助更好的理解业主的需求,但这个目前还不现实,设计师依然是整个业主装修体验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零零散散,写了这些,算是对自己过去2年在这个行业的一点小总结吧。

事实上,我在思考另一种可能性是:产品经理转型为一个装修设计师,具备可能性与可行性吗?

 

2年2000万,一个普通创业参与者的复盘:序篇

2年,是指我参与这个项目的周期,项目本身的存续周期>2年

2000万,是指这个项目经历天使到Pre-A轮的融资金额。

本篇文章是复盘系列的序,讲讲为什么要写这一系列的文章。

如果没记错的,我应该是在15年的5月26号加入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应该是满整2年的时间。
在这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中,2年,已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了,甚至足以让人遗忘2年征程背后的很多细节——如果我再不试图记录些什么,很有可能所有的记忆会如同过往所学的数学公式一般,消失在记忆中。所以,趁自己对过去2年发生的很多事情还能回忆起来的时候,把这些记忆变成属于我生命中的一份子。

最近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2年了或者说从11年开始工作到现在,这些经历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抑或是仅仅因为年纪带来了变化?又还是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变化的,太多时候我们所经历的,其实只是不同形式的重复。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于把打工归结为安分守己,把创业归结为追根究底,两者只不过是营生的不同手段罢了。我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以至于我虽然说这是一个系列的文章,但我并不知道这系列的文章会包含些什么样的内容,可能会有关于刚刚提到的「打工与创业」这样的主题,也有可能会有「创业初心」这样的主题,也有可能有「创业团队」的主题,当然也很有可能有其他的主题,这些具体的主题我现在还没明确,但接下来我会试图把这些主题框架罗列出来,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曾跟老周探讨过的一个问题是,创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应该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是方向,是团队,是融资,是时机,是心态,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自己一度的答案是「初心」,但最近我的看法变了,方向、团队、融资、时机、心态甚至初心都会发生变化的,而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因外界因素导致的被动变化(或者说叫做应对),一种是自己主动调整而产生的变化。通常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变化中,主动调整往往会比被动应对带来更好的结果。为什么有些创业者能够作出主动调整而有些创业者只能被动应对呢,我今天的认知是,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是否能够时常通过「反省、复盘、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认知,以能够更主动的应对不同状况」,我愈发倾向于觉得:创业,也是一项专业的技能,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不同行业不同方向都充分竞争的时代,在创业这个事情上不够专业就意味着你在起步的时候就落后于人。但创业这项技能的获取,听100个创业者讲创业故事,读100本关于创业的书,参加100场所谓的创业培训,都远不如亲自动手搞一回来得猛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复盘,点开更多的创业技能树,是我今天认知中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或者说,不单单是创业这件事,打工也是如此。如果说我作这一系列复盘有什么目的的话,这应该是我内心最强烈想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在最终做完这次复盘之后,也许有人读了会觉得很有帮助很有启发,也同样会有人觉得我们TMD的是大傻逼,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一系列的文章,初衷并非是向外寻求认同感,而是向内寻求心安。

以上,是为序。

反馈周期

图片2

那天跟周总在探讨一个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应该在小孩的教育培养上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但实际上意识到而且能做到的家长其实很少。常态是,意识到了,试图做了,坚持不了或者总是想假手于人。

我的理解本质上是人对事情反馈周期的意识:

如果做了某事,能够快速有结果出来的时候,人愿意去做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反之,产生反馈的周期过长,人的主动性会大大降低。

拿小孩教育来说,虽然现在越来越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家长应该花更多时间与小孩在一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但毕竟在多数家长来看,照这么做,未必能够马上看到孩子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这么做,似乎短时间也看出来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总是可以看到多数家长在小孩教育这个问题上,说到某个理念都认为很好,应该要认真对待,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家长或者能够坚持的家长却不多。

为什么王者荣耀那么火?因为明显玩这个游戏,5分钟一局,占用的是大家认知上所谓的碎片时间,大家首先就没有了以往对占用大片时间玩游戏的罪恶感。而更重要的是,5分钟一局的游戏,可以快速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快感——这个正向反馈的周期就如同毒品一样,萎靡的人在精神会为之一振,立马感觉不一样。

反过来说,像学习,教育这样长反馈周期的事情,人本能的对这样的事情会难以持久,尽管我们都会认同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但真正要坚持去做的时候,还真的是太难了。

前段时间在公司跟朋友分享了一个学习的话题「聊聊学习与成长那些事儿」,很多人听完之后,都认同我分享的观点,学习很重要,要坚持持续的学习,但实际上真正把学习当做重要的事情坚持去做的人又有多少呢?昨天老陈跟我说,现在有坚持每天学习,之前的分享对他的启发很大。他这么说的时候,内心还是有成就感的。对我而言,如果我认为帮助别人学习,帮助别人成长是一件值得坚持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个的反馈周期也一样会是相对漫长的,如何在实践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能够设计出一个短反馈周期的机制来呢?否则要想坚持,我估计会不那么乐观,太多有价值的事情都会因为漫长的周期而失去了原本的初心。

知识付费是一个在风口上的事情,这2年玩家蜂拥而入,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也许是因为大家看到这个分口上融资的机会赚钱的机会似乎很快就来了。但知识的获取,本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更高的技术变革,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对一个人的成长周期有质的缩短——哪怕能够帮助一个人快速掌握某个理念或者知识点,但人对知识点的吸收本身是有沉淀周期,而从沉淀周期到转为生产力也是一个周期。所以,粗看的一个感觉是,目前很多所谓的知识付费本质上更像是满足的人当下的焦虑感,多数人点下付费按钮那一刻,其实是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只会觉得啊,今天我学习了,我牛逼了,然后发个朋友圈秀一秀,觉得就是已经完成了学习这个动作。甚至,现在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在宣传上主打点都是:一年199元,一顿饭的价钱——但学习这个事情上,这仅仅是一顿饭钱的事情吗;然后无数新媒体编辑炮制的文章“xx个你必须掌握的技巧”——听的人一看真TM觉得有道理必须要收藏必须要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殊不知,你视之为甘饴,只不过是别人内容生产流水线上的几下复制黏贴而已。

百度是否出局?

好像是自腾讯跟阿里相继出完财报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频繁的出现在知乎的Timeline上。刚看了下,已经有将近1000个回答。

虽然频繁出现在自己的TL上,但基本上我没怎么点进去看大家的回答,因为毫无疑问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判百度死刑的——以前似乎还只是互联网圈的人觉得百度不行,现在已经沦落到一个普通人也都能说上几句百度这里不行、百度那里不行。作为曾经的Baiduer,真的只能说一声叹息了。

我在很早之前就曾经百度自身决策机制出发写过一篇关于百度的文章,当初自己在百度的时候,我所认知到的决策都是从搜索的需求出发,比如从过去某段时间用户搜索的query里面随机抽取一批,然后对这批query进行需求分类标注(有一套需求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此得出结论说用户需求分布的状况,百度对这些需求满足的状况——问题就在于,但用户从PC到移动迁移的时候,有很多需求已经被分流了,也就是说用户有很多需求已经不需要通过百度满足了,那么依据此得出来的需求分布状况还有参考意义吗?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种决策机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百度内部自身一直认为自己还做得不错,内部跟其他搜索引擎的评测对比常常得出来的结论也是“明显领先于某某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说百度某某词搜索结果不好的时候,百度的好多人还会振振有词的指出某某的评测方法不客观,用户不是这么认为的。可惜的是,用户的需求已经迁移了,依据原来那套方法得出的结论已经明显不能反应当下用户的需求。

我今天思考的另外一个角度是,假如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没有那么快到来,百度又是否能够延续其地位呢?我今天的看法还是偏悲观的。举个例子,在几年前,我观察很多广告主在做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的时候,很多都会选择留一个品牌词+百度一下的搜索框,毫无疑问,不管是在广告主还是用户的认知里百度等于搜索,而且那会明显搜索引擎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主流的方式。但后面慢慢的,这些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留的信息明显变成了自己的品牌词+天猫或者京东的搜索框,或者是APP、公众号的二维码,即便是留通用搜索框的,都有不少的不再留「百度一下」,而是留「搜索」的button。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本质上,百度在我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中介,如同房产中介存在的价值一样,他存在是因为他能帮助我搞掂很多麻烦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事情开始变得像普通人买衣服一样简单的时候,还需要中介吗?明显是不需要的。再比如,今天如果我明显知道我自己能够直接从深圳飞往北京更快更便宜,为什么我还非得从深圳到广州中转再到北京呢?这大概是搜索引擎的悖论吧,自身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曾经百度的使命),但一旦满足了这一需求,用户很有可能就会从搜索引擎中迁移到目标内容去了。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同样是搜索引擎,百度跟Google表现的如此不同呢?这个我没特别仔细的对比研究,但是从Google的财报来看,Google传统的主营业务(即自身网站跟AdSense 业务)增速也一直在放缓的,但Google的其他业务营收增速16年四季度财报是高达60%以上的。这也许曾某个侧面说明如果不是因为像youtueb跟Android等等这样瞩目的明星项目,Google会面临跟百度一样的困境,这是搜索引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这种跟腾讯、阿里的主营业务上最大的差别是他们自身就是服务的提供者,而非作为中间人存在的。腾讯就不必说了,社交型的产品天然带有极强的网络效应,一旦进入网络就很难会被另一个新的产品所取代;而阿里自身构建的电商网络也是基本保证了所有的服务是在他自身产品体系内完成的自循环,对比百度明显就会发现,使用百度的服务之后,往往就跳出了百度。

但至少在PC时代,我认为很难下个结论说BAT的三家,谁比谁更牛逼或者说谁比谁的价值更高。当年阿里上市的时候,我曾写过一个微博,大意是说,不管是腾讯也好,阿里也好其产品的价值是显性的,就是参与者使用了这个产品之后,能够得到更及时明显的反馈,比如说使用QQ这个即时聊天工具解决了很大的沟通问题,阿里可以明显的用GMV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但是使用百度的服务呢?比如说我通过百度搜索信息获取到关于电商的知识,进而帮助我更好经营淘宝,这种价值在我看来是相对隐形的,一来是知识最终变成生产力本身有周期,二来即便是最终形成价值但用户最终把这个贡献归结为百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所以,至少在我看来,BAT三家都在以各自不同的产品服务,帮助我们完成了互联网普及的过程。

然而,商业的世界是残酷的,你做得不好,你的经营层面出现问题,你的产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受到用户的质疑甚至唾骂都是应得的,怪不了别人。对于未来,坦白的说,我是偏悲观的,AI也许是一个大方向,问题在于这个方向存在入口级的机会吗,这个入口级的机会又属于百度的吗?至少从现在的局面,看不出百度有什么很强的场景能够构建自己的AI服务。但不管怎样,只能祝福老东家了。

利益相关:曾经的百度er,魏则西事件之后,首选搜索工具是Google.

 

消费升级、知识变现以及网红

这是去年以来很热门的3个词语,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在我的理解中,我想简单的用这么个图来表示3者的关系:

knowledge

消费升级:其实是一般群体随着收入的提升,对产品、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具备意愿),但自己可能因为自身(不懂如何做)或者市场(还没相应的产品或服务)的原因还没真正享受到消费升级的好处。
网红:在某一个领域具备优于常人的技能或者知识,能够提供较好的产品、服务,也可以称之为达人。
知识变现:消费升级与网红之间的桥梁,消费升级的用户有意愿,网红有能力,知识变现把这二者连接起来了。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样的解释有些牵强,但大家回到现实中来看最近火热的案例,是不是有这么个意思。

papi酱酱,公认的视频网红,在视频娱乐方面有选题策划跟表演的天赋,而一票吃瓜群众早已不满足原来的娱乐消遣模式,他们希望有更新的形式(视频),更近的距离(通过微信)来关注自己偶像的动态。而微信的公众号平台作了这样的连接,papi酱酱通过微信(包括微博)这样的平台获得收入,获得关注,获得知名度乃至获得投资。

知乎是产生网红的天堂,不管是一开始的名人大V运营策略还是在产品迭代过程中推出的打赏、Live机制都其实在不断强化网红这一端的能力,但大V们的影响力(隐含的是产出新大V的能力)被建立起来之后,对某一方面有需求的人便会慕名而来在这个地方进行相应的消费行为。

在行、分答我认为是这个模式在知识领域的又一例子。

我最近看到的一个例子是Easy老师的新项目:知加,据Easy老师的说法,”这是一款面向互联网人的知识变现产品“。这个产品有一个有趣的规则:
每一次有效阅读(微信登入用户)一分钱,微信到账,每日结算。如果你是原创作者,拿走全部;如果是你翻译别人的文章,你1/2、原作者1/2;如果你推荐别人的文章,你1/3、作者2/3;如果你推荐的别人翻译的文章,你1/3、译者1/3、作者1/3。文章的作者可能没在知加,但没关系,我们会把钱给你留着,等你来领。
互联网作为知识领域的典型代表,毫无疑问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最近在学Python)深有体会,但好内容的产出其实都是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研究的(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但常常被人忽略了),如果知加这样的产品能够因为自己获得额外的收益,那毫无疑问能够吸引到足够多优秀的有意愿恭喜自己专业技能的群体,隐含的逻辑是质量得到保证——>吸引用户。

按照这个思路,在装修这个行业应该有类似的机会?
大量用户在装修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甚至成为了装修的专家,在社区中发表的文章得到了很多关注跟赞赏,可是然后呢?
消费这些知识的用户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大量传统的这些网站并不认为这些优质的内容优质的用户是宝贵的资产,而认为自己是站方理所应当的获得这些用户所带来的流量?

Pyhon and Operation

我们犹如乘坐一艘飞船,险象环生的穿行在时间隧道之中。如果我们想让飞船减速,以便捕捉人生的模式和意义,人生就会像一个格式塔一样扑朔迷离:时而严肃,时而滑稽;时而静止,时而狂乱;时而意味深长,时而索然寡趣。重大的世界事物完全在我们掌控之外,而个人事务又往往钳制这我们,尽管我们无不努力用双手牢牢掌握自己的方向盘。

最近有如上的感觉。

Python看了一段时间语法之后,感觉上已经可以写点小程序了,但真正动手去写的时候,才发现是这个地方报错,那个地方没有得到自己预期的运行结果,多少有些挫败感。
而运营呢,设想了若干方向,但实际去做的时候又会发现说,(⊙o⊙)…,这个主题好像已经被人扎的很深了,那个主题好像无法落笔,门槛确实不低。

但无论是Python也好,运营也罢,是我深思熟虑设想的应该要补充的技能,前者可以帮助我更高效率的处理重复的事情,与简单实现自己产品的demo,而后者将会是从现在开始人人必须重视甚至能够熟虑掌握运用的一项技能。

Python希望达到的目标有这么几个:
1、写写爬虫,然后把爬虫爬的数据进行有价值的分析;
2、在Web方面的实际运用,比如搭建个官网啥的;
3、在微信方面的应用——这是我最近看到的一个库,可以实现一个机器人做很多好玩的事情。
对于编程来说,现在的问题是看的太少,实践的太少,也难以抽出整块的时间来进行系统的实践,所以变得无比怀念国庆的时间,真正可以心无旁骛的来进行研究跟实践,可惜回到工作的状态就难以实现了。

对于现在来说,当务之急还是如何将既定的一个运营主题能够开始启动起来——且不论能够达到多大高度。
核心的几个问题:
1、聚焦的人群是谁?
在消费升级这个大背景下,我们的判断是有这么一批人对生活、居住的品质有了超出一般人的需求,而对服务的水准又有自己的要求,但目前市场上可能并没有相应的服务可以提供到给他们,从这个角度出发,怎么给他们提供好的服务?
2、围绕这群人,提供什么样的内容?
在生活居住这个主题下,可以细分出来一些什么样的内容让读者受众感兴趣,又怎么迭代呢?
3、内容如何持续的产生?
又谁负责生产内容?源头在哪里?
逻辑上分解这个问题并不能,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下手?

多少,是有些力不从心的。
但应该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知识领域产品反思

突然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几年在知识领域里热门的产品模型,诸如知乎、分答or在行类的,都不能够从百度知道体系内产生呢?

要知道百度知道、百科、文库、经验等一系列知识类产品曾经占据了整个中文互联网流量的最Top级别,哪怕是今天在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网页这几个类型的页面也都基本会在前五中至少出现一条。

但在今天,这些类型的产品都已经不再能够令人眼前一亮,也就是说不能够再引领潮流了。

原因何在?

在知乎诞生之初,百度也曾推出类似的产品,但很快就死掉。在在百度知识体系内,也曾做了很多尝试,例如悬赏的问答,团队的机制,PK的机制等等看起来有意思的做法,但最终这些在整个互联网浪潮中被淹没掉了。

我在想,按照之前在百度的工作经历来看,百度内部习惯以搜索的逻辑来去判断思考产品的问题,例如知道当前应该着重解决什么问题,可能从搜索的角度来看无外乎是查全率与查准率(当然并不简单如此,有依据此的更丰富内涵),但在这个大前提框架下,本身就意味着是有局限的,特别是在今天有些显著的特点:

1、社交类型的产品跟搜索类型的产品天然的有区别,前者是重视人的因素,后者打交道的则是网页、网站这一类型,虽然本质上这些也是由人产生的,但毕竟并未直面用户,也就说,可能在搜索的决策逻辑下,有着天然的缺陷;

2、而基于搜索决策逻辑下,则又有幸存者偏差——这是说通过评估搜索的问题来去做决策的前提是用户群体在你这个平台上进行大量的生产消费,但今天用户已经逐渐被分流了,也就是说你看到的以为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放在整个互联网大盘下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小问题,但在这个小问题上的持续纠结已经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极为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