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跑步 11:2个跑步的小技巧

坚持运动的第11天。

今天继续是个下雨天,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了下未来一周的天气,仍然是雨绵绵,印象中梅雨季节应该是3、4月份,如今已是6月天了,应该是要进入盛夏的季节,反倒像个抽泣的小姑娘,每天吧嗒吧嗒的哭泣。好在晚上雨消停了会,毫不犹豫的换上跑鞋,撒欢的往外跑。

今晚上的跑步的状态大概是恢复运动这10几天以来最好的一次,5公里30分钟出头,全程一直慢跑,中间没有停止过,同时平均心率也比较稳定的控制在153,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心率的大起大落——去年打算参加宝安马拉松的时候,对跑步的训练方法有了些基本的了解,如果按照MAF训练法的话,我现在跑步的心率最理想的应该是控制在150以内,虽然现在还没有跑到这个范围以内,但今天晚上我似乎找到了那种感觉,此处应该要给自己一点掌声。我琢磨着,这种感觉并不是突然来的,它的背后还是有一定的技巧。对于,每个跑步者来说,肯定会关注的数据是跑步的时长、距离、配速、心率等,但在跑步过程中过于关注可能往往没有效果,跟之前相比的,今天在跑步过程中,我做到了两件事情:

  • 全程直到最后才抬起手腕看了手表的数据,在途中不再盯住手表。而在过去几天跑步的时候,自己总是会忍不住抬起手腕看手表,看看跑了多长距离、配速、心率啥的,结果好像看了这些个数据,除了给自己暗示已经跑了多少公里可以歇歇之外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一旦有歇歇的念头之后,大脑好像就会不由自主的给身体下达命令,可以停下来走一走了,而当自己不去看手表之后,就没什么其他杂的念想,只管着除非是自己实在跑不动了,否则就应该一直向前跑,这样反倒成绩不错。
  • 数数。刻意控制自己不看手表实际上是跟大脑的一种对抗,如果一直想着「不要看,不能看」,便很有可能变成另外一种自我暗示,很容易就忍不住要看手表。这个时候,需要脑子里需要有些别的内容来填充,按照我自己现在的经验来看,数数是个好方法。就是在跑步过程中,以100为1个周期,内心默念1,2,3,4……,实际上心里面在默念这个数字过程中,是很容易走神,胡思乱想到别的内容去的,然后又再回过神来继续数数,数着数着又想到别的内容上去,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时间就会过得很快,同时,也绝对很难想到要去看看手表。

实际上,在跑步过程中做的这2个事情,都是帮助自己专注于跑步这个事情本身,避免过多其他因素的干扰。目前来看,还是有效的,至于是否长期有效,接下来可以继续验证。

忘了记录的一个事情是,昨儿父亲节,闺女一大早就给我发微信语音说“爸爸父亲节快乐”,我觉得这是世间最美好的声音——什么叫做小确幸,这就是。

我一直想写一个主题:作为父亲的儿子与作为女儿的父亲,还没想清楚怎么写,先记在这里,容我慢慢想。

0619 跑步 10:心安

坚持运动的第10天。

坚持运动的记录开始进入两位数,一切都在缓慢而有序的进行着。继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雨后,今天又几乎下了一整天,到晚上的时候才基本算是停了下来。显然,游泳的计划又泡汤了。雨后的空气清新多了,一扫前几日的闷热,但也因为持续下雨的缘故,街上几乎没什么人行走,在马路边上跑着的时候,也只是有间歇的有几辆车驶过。但对于跑步来说,这一切都是再好不过的天气了。喜欢这种感觉,像一个孤独而内心平静的夜行者,在昏黄的路灯下,穿过一条条的街道,气喘吁吁而挥汗如雨。这段短短30分钟的路程,不仅仅是运动的时间,更是与自己相处的时间。

我知道,现在我们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与外界建立各种连接,朋友的,工作伙伴的,亲人们的,虚拟的,现实的;越来越多的人,仿佛失去了一种对整块时间的控制能力,因为我们的整块时间正在被撕得越来越碎片化,被各种各样社交网络所控制。我们从这些地方得到越多,也意味着我们在这些地方失去的也越多。

媳妇问我为什么又突然开始跑步了。我没有正面回答,好像这一次我自己也不知道该给个什么样的答案,也许把体重减一减是我直接想要的,但内心深处似乎不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追求。或者,应该是如上所言:我寻求的,是一段与自己独处的时间。过去的有几段完整坚持至少几个月跑步的时间,并不见得自己的体重就减了多少或者自己跑步这项技能提升了多少,但跑下来,往往是可以给我带来一些其他的收获——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会给自己做下的事情定下一个需要拿到明显成果的目标。但这一次,我想不要去定什么具体的目标,每天只要坚持去运动,坚持去跑一跑,不管时间多少,不管距离长短,每天只要花点时间,离开家,离开网络,回到这个世界原本的真实面貌去,哪怕最后体重不减反增,都无所谓——只要run。

以前对朴树并不算了解,但昨天看了他的那个访谈之后,就觉得这哥们很有意思,看着他对这个世界有诸多的不满甚至恐惧,以至于显得他与这个世界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外界看来,他跟这个世界是有距离的,但他自己说「他并不觉得跟这个时间有距离,因为他的内心世界是开放的,他有很多通道来了解这个世界」。在知乎看到一个他经纪人的回答,朴树这个人,简直是一个现代的活化石,比如直到他不得已在重新开始录专辑要去印度的时候要通过微信跟国内保持联系的时候,他才换了iPhone,在那之前,他一直用的是诺基亚;比如他有件米奇的T恤,穿了好几年,甚至到现在演出的时候还在穿着;他买了几条一样的裤子,然后就是重复的穿。在世人看来,他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但实际上他还在为房租发愁。而他之所以连接这个世界的方式是「音乐」,他通过音乐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他感到舒服而且放松的方式——放松,是他内心最想追求的一种状态。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追求的又是什么呢?

我一直以来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心安」。

0618 散步 09: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

坚持运动的第9天。

这个周末原本计划着早上去游泳,结果起来就发现淅淅沥沥的下着雨,游不成了。谁知道,这雨就这么持续的下了一整天,到晚上的时候瞅着小了些,散着步去烧烤摊给媳妇打包生蚝去,谁叫咱媳妇好这口捏,顺带完成今天的运动任务。

http://music.163.com/#/song?id=28815250

早起躺在沙发的时候,刷到了豆瓣新近推出一档文化访谈节目《如是》,第一期的嘉宾是朴树,标题挺吸引人的——「奄奄一息过,才是真正的我」。

朴树,不知道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是一个怎样的名字,但在我的记忆中,这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毕竟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单曲循环过《那些花儿》。

但好像也就仅止于此了,关于他其它的一切,我一无所知。沈星在访谈中问朴树「如何界定这次是叫做回归还是再出发」,朴树直白又有些局促的回答说「他自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他自己并不信任语言,当你越想深入沟通的时候,便越会发现语言是一个充满歧义的东西。心里面想表达的内容,一旦变成语言之后,就好像变了味」。

他的这个回答吸引我看完了整个访谈,我觉得真是如此的。尽管现在是一个社交发达到无孔不入的时代,你的一举一动,都可以通过语言的、文字的、图片的、视频的方式出现在形形色色的社交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好像从未像今天这般被拉近过,哪怕是远隔重洋,一通视频电话也能够让彼此就像在眼前。我们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朋友圈,哪怕是只言片语也需要精心考虑该怎么遣词造句才恰到好处,而每张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的图片,则一定是被反复挑选乃至修饰的,我们总是有意无意通过这些行为树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正面形象,来获得认同感,同时,我们也被别人所营造的形象吸引,进而对他产生认同感。这一切看起来如此自然,但细究起来是不是又有些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呢?

所以,朴树说,他信任音乐的表达,信任旋律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把朋友圈设置为「仅三天可见」,微博跟知乎上很多人在讨论这个设置背后所代表的意义。这是不是某种意义上的返璞归真呢?

我们的大多数人或者要经历很多事情才能活得纯粹的,或者一辈子都无法纯粹的活着。但朴树可能是那种从一开始到现在,乃至都以后都是纯粹的活着的人。

高晓松曾经谈及朴树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他们在天津演出回来,一起坐车回家。半路上朴树突然说:“停车,你们把我放在这儿,我要看夕阳。”高晓松:“那我们走了,你在高速公路边上怎么办?”朴树:“那不管,以后再说,你先让我看夕阳。”于是他自己就提着把吉他和一大塑料壶水,坐在地上,开始弹琴。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回家的。

这样的人,在这个社会怕是已经不多了,所以才显其可贵之处。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少年」,这句话最近好像到处都在说,写在这多少显得俗套,但想送给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纯粹的活着。

嗯。

0617 跑步 08:I Swear

坚持运动的第8天。

刚走到楼下的时候,还没下雨,结果刚跑出小区大门,就开始下雨,冒着雨跑了几公里。开始第二个7天周期的循环。

先放一首歌:I Swear,最早由John Michael Montgomery原唱的版本。同时也是我在4年前跟小瑾同学求婚时候,制作视频所用到的歌曲。

http://music.163.com/#/song?id=18641444

之所以想起这首歌,是因为看了《春娇救志明》——最后一幕的场景是张志明在舞台上很Rock的唱着歌向余春娇求婚,总算给这个系列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看完这段之后,我马上把那个求婚视频翻出来,又反复看了几遍。

一段感情,从相遇相知,到相恋相处,再到可以走到婚姻殿堂,并最终相守一生仍不失激情,要经受的考验太多太难了。

我应该感到幸运,在我们相识10年之际,我们仍然在一起:不仅走入了婚姻,有了属于我们的家,更有了属于我们的爱情结晶。

也许,每个男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张志明」,那个在女人看来还没长大,不够成熟,无法承担责任的大男孩——多少男人的遗憾就在于,当自己成熟之后,当年的那个「她」已经不属于「他」了。

在感情世界中,「成熟」不是简单的一夜之间的转变。不成熟的男人,总是容易陷入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是没错的,错的是别人,肤浅的是别人;而成熟,则意味着向过去的告别,甚至是对过去自己的全盘否定。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而经历这种痛的人又并非每个人都能在一段感情中收获美好的结果。

还不止于此,在你以为你已经掌握感情世界规则的时候,也许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永远不要在感情世界中抱有一劳永逸的想法,从来不会这样的可能性存在。

但不用据此失去对爱情,对婚姻的信心,这本来就如同唐僧西天取经所要经历的种种磨难,这是感情世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愿我们的下一个10年,我们依然对爱情有着美好的期待。

n 55iw i!

 

0616 室内骑行 07:这一代的父母与孩子

坚持运动的第7天。

今天去福永那边踩点,回到桃源居的时候已经10点,然后去接媳妇下班,到楼下车停路边结果又睡了一个小时,等最后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11点多了。寻思着比较晚,就没下去跑步,骑了20多分钟的自行车——坚持一周运动成就达成。

今天想聊的一个话题是:这一代的父母与孩子。为什么想谈谈这个话题呢?起因是聊天的时候,一朋友提到他女儿的事情。他们家有两个小孩,姐姐二年级,弟弟两岁多,曾见过他们姐弟俩,弟弟刚好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姐姐第一眼给我感觉就是很温顺乖巧的。 某天,这位姐姐突然大喊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大致的意思是觉得自从 家里有了弟弟之后,自己就受冷落了,很多时候自己都不得不让着弟弟,甚至「想死」这样的词语都蹦出来,内心之委屈可想而知。朋友说当时听到女儿讲出这样的话,既心疼又吓得半死,想了半天该怎么跟女儿沟通这个话题。

人到中年,每个场合下的聊天,最后似乎都避免不了「孩子」这个话题,在面对这个话题上,不同的人总或多或少的有着困惑:

  • 我们这一代人做父母,跟我们父辈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差异了吗?
  •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越来越早熟了?

从我自己成长的经历来看,包括现在我们一家人坐在一块偶尔聊到小孩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也是玩笑的问父母:当初你们是怎样把我们4个「化骨龙」拉扯大的?老豆的回答通常是这样的:我跟你妈有了你们4个「化骨龙」之后,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样让你们有饭吃,有地方住,有书读——实现这个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其他的既想不到也没能力想咯。我想这很可能代表了很多父辈们的想法,毕竟在物质短缺,生活还不富裕的年代,有限的资源时间都只能关注到最基础的生活。但到了我们这一代,显然基础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大大好转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是简单的「吃穿住行」,而是追求「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住的更好,行的更好」,还不仅于此,我们还开始更关注小孩的成长:给他报什么样的兴趣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课,带他去体验更多的人文景点。我想,如果说我们跟父辈父母之间有什么差异的话,这就是差异的根源: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我们这一辈做父母,面临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当无从选择的时候,也就不留什么念想了,可一旦选项丰富之后,我们反而变得无所适从,焦虑感往往就来源于此。比如这个兴趣班不报的话,心里面会想,万一以后别的小孩会自家小孩不会被孤立了怎么办,报的话,又觉得小孩可能不喜欢也可能对他是负担没时间玩耍。总而言之,我们开始很容易陷入类似的摇摆纠结中。

由此引发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似乎比以往更容易陷入作为父母的自责中。小孩不听话,不愿意学习,不愿意跟人交往,成绩不好,好像都是我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导致的。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在讲,在小孩成长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有人认为应该要起到关键作用。这些观点实际上都是在让我们这一代的父母容易陷入对小孩教育的失败感跟挫折感。

不仅我们作为父母面临着跟父辈不一样的挑战,而且我们的小孩也在变化。相信我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是:现在的小孩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早熟了。现在的小孩,可能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就知道讨论班上哪个女孩长得比较漂亮,知道「女神」这样的词汇;也曾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七八岁的男孩已经知道「自慰」。相信有不少的父母选择不让小孩过早的接触手机、iPad这样的工具,同时也在控制小孩看电视的时间跟范围,为什么他们还是表现出来对事物认知与行为上的早熟呢?我认为小孩的早熟已经是难以阻挡的趋势了,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是封不住的。首先是因为我们大人今天所面临的信息环境都已经是极其便利极其丰富,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肯定要好于我们的父辈,我猜测的这些信息本身可能会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遗传给我们的小孩,也就是说现在的小孩天生就比较聪明;另外,除非我们让小孩独立生活在一个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的环境,否则小孩总要跟外界接触,即便是自己家里封闭了手机、iPad、电视,但我们始终很难保证所有家长都采取同样的行为,也就是说假设100个小孩中即便只有一个小孩拥有这些更新鲜的信息词汇,那么他就有可能这100个人中与众不同的焦点,小孩在玩耍交流的过程中,最终会把抹平彼此之间的信息差异。所以,这几乎是个无解的问题——孩子的早熟,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或者说,我们就应该试图去做这样徒劳无功的事情。

以上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父母越来越是一个专业的活,不仅仅是心态上的,还有具体方法策略上的,我们都应该补一堂如何为人父母的课了。

0615 跑步 06:谈谈坚持

坚持运动的第6天。

台风「苗柏」应该已经离开深圳,三个老男孩一起吃完饭,看完电影,去接完小瑾同学下班回家之后,按捺不住便要到楼下跑几圈,结果刚跑出小区大门就下雨倾盆,只好往回跑,看着雨又小了些便冒雨在小区里面跑了一圈,结果雨又下大起来,这下不纠结了,打道回府吧。

一个事情一旦开启,便总想着要坚持下来,在跑步或者运动这个事情,连续坚持最长的记录应该是去年10月份的「百日运动计划」,风雨无阻的坚持了70多天。那会运动似乎是每日生活里面最重要的一项仪式,运动,在群里签到打开是每天的日常工作,群里面有几个人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多的交流,但似乎都有了某种默契记录每天的运动。那会到了后面每天下班都特别晚了,甚至有几次到了1点多的时候,但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坚持去跑一跑。现在想起来70多天好像挺漫长的样子,但实际上过得很快。

所以,愈发觉得:很多事情真的都是坚持了才看的到的结果,当决定开始去做一样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击败了很大一部分人,然后再坚持几天,可能就已经剩下为数不多的人,再往后坚持,其实就只是自己跟自己的较量,这才是真正考验的时刻。

创业路上,其实是类似的,今天三人聊到了方向的问题,每个人在创业的时候都想着找个牛逼的点子,最好是没人做过的,最好是马上能够赚钱或者能够吸引大量VC关注的。这本无可厚非,但现在得承认的一点是,确实已经过了以往那种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不是一个牛逼的想法就能够拿到一笔钱的时代。实际上,如果是创业为职业的话,方向他既重要又不重要,重要的地方在于好点子的切入点确实能够少走很多弯路,不重要的地方也恰恰在于一个看似不怎么好的方向,坚持下去,随着对这个方向越深入的理解,对里面存在的机会点也会看得越透彻,那么,肯定最终都能够迎来属于这个方向的春天。

然而,我们常常更容易,或者创业者or媒体似乎也有意无意把很多事情简单的归结为一个好的点子,但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在这个点子背后还有很多我们并没有注意到的其他条件。比如,社交网络上,时不时就会有人扒几位大佬的底,结果发现,像小马哥、王健林、柳传志等等这些大佬的家庭背景中或多或少都有政府国企的背景,要知道这些身份在那会肯定要比一般的家庭好不少,像这些其实是不能够被选择性忽视的。

在这波线下设备的小风口中,娃娃机,自动贩卖机,充电宝(当然是目前可能最疯狂的)这些原本看起来不那么起眼的设备开始被资本跟创业者关注,也出来了一些新的设备形态,比如像迷你KTV,有不少已经得到了资本的认可,拿到了不错的融资。比如像友唱被友宝收购,唱吧投资了咪哒,乐摇摇据说月流水已经到了5000万,也拿了融资。乍一看,好像这些公司运气都挺好,赶上了这波浪潮,但仔细研究会发现人家在这个领域早已经有很多年甚至十几年的默默积累。友唱的前身前沿科技,在厦门做了很多年的点歌系统,咪哒所在的公司原本是在跳舞机领域默默做到了行业的领头羊。上周去拜访一家娃娃机的制造工厂,应该是目前娃娃机做的最大的一家工厂,人家真的是在这个领域研究了二十多年,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核心的控制器算法,都是一点点研究,扎扎实实的研发,丝毫的不含糊,他们早前就已经凭借过硬的技术跟研发在占领了不错的市场跟口碑,在这波娃娃机的热潮中,自然更有底气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即便没有深入去研究过他们发展的整个历程,但我相信绝非是一步登天的,背后的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以,当看到这样的案例越多的时候,便愈发觉得,别轻易放弃,别轻易否定自己,很多事情,坚持下去,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也是现在越来越推崇的创业突破口。如果一直在追赶风口,一直在追赶浪潮,当然不是说不能成功,但怎么讲,你该补的功课一定还是需要补上的,不是在今天就是在明天。

0612 跑步 03: life and explore

周末刷了几部科幻剧:《异星觉醒》、《降临》、《攻壳机动队》。

《异星觉醒》的英文片名叫做《Life》,讲的是一个地球人与火星生命的故事——更具体的说,是地球人在还没足够的应对外星生命能力的时候,一不小心打开了生命的潘多拉盒子,结果就是这个火星生命把宇宙飞船上的5个地球人都干掉了。

《降临》是由一个华裔科幻小说作家特德·姜的《你一生的故事》改编而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这部电影讲的则是由外星人派来的12个宇宙飞船到地球不同地方,外星人的本意是想向人类提供帮助——而他们提供帮助的目的是因为他们预见到3000年后,他们需要地球人类的帮助——为什么他们能预见3000年后的故事,这是由他们的语言决定的。他们的语言是一种非线性的语言,即不是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因果关系,当这个语言被表达出来的时候,某个事情就类似倒映在一个平面上,能够被看得一清二楚。当然人类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外星人类的语言具有这样的能力——但地球上有个语言学家,她破译了这个语言的秘密,在阻止这场外星人与人类战争的同时,她自己也因为掌握了这门语言,预见了自己未来的一生——她的恋爱,她的婚姻,她的家庭,她女儿的出生、成长,乃至死亡。

《攻壳机动队》看名字就知道是日本的——它是由日本同名动漫改编的电影。它所设定的背景,按我的理解其实就是人与机器之间已经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分,整个世界已经变成了一张网络,不管是机器还是人(确切的说应该是人脑)都可以接入这个网络,当然这也就给Hacker可趁之机——比如入侵某个人的大脑,窃取这个大脑中的数据,修改甚至删除记忆都成为可能,这当然是不被允许的,是需要被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否则这个世界就乱套了。我所感兴趣的其实这个设定的背景,具体情节就不展开讲述了。

最近这几年,科幻类型主题的电影绝对是整个电影市场最重要的的票房保证之一,人类似乎骨子里就有这种对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人类具有这样探索的欲望呢?如果按照类似《人类简史》的逻辑(也有可能是我杜撰的逻辑),大概可以描述为这是人类在一次又一次探索未知领域获得好处之后的强化行为。比如,智人起初在树上生存,当一次偶然的行为让智人从树上走到地上之后,一种全新的体验诞生了,在陆地上可以做的事情更多,可以更从容的获取更多美味食物;随后,迁徙,从山上到河边,到海边,甚至到穿洋越海探索新大陆,每一次新的探索,都让智人获得远比过往更多的收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类的探索是围绕人体器官可以直接感知的范围内进行的,或者是通过制造工具帮助人类拓展活动范围,但是到了今天,我们的很多探索已经全然不是如此。我们开始去探究更微观分子的运动规律,我们试图解码DNA探索生命起源的密码,我们制造更多精密更先进的机器去探寻宇宙深处的密码——而这些探索,到底能够给人类带来什么?恐怕没有人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些行为本身就充满了争议,比如说关于转基因这个话题,在微博上永远都有两派人在争论这是否会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不可预知的影响;而对外星生命的探索也永远有人在质疑人类的贸然行为是否会给外星人(假设存在的话)认为是挑衅而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作为这个地球上极为普通的一份子,从我内心深处来讲,我期待着我们能够在这些事情有进展,但可能最大的遗憾也是我们这辈子其实已经无法看到那个精彩的世界。

 

I wanne be

如果说它的改变是因为我,那么,我希望这是个美好的开始.
如果你诚恳地说,那么,yeah,I wanne be…
督促我,管着我,让我用心健康快乐地生活,你可以吗?你愿意吗?

一晃,9年过去了。

有你相伴,最庆幸当初你我的共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