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1、当你举起道德的大棒砸向别人的时候,最终有一天你也会被别人用同样的方式砸回。

2、当数字公司告诉你家电脑上网不安全的时候,你恐慌吧啦啦啦的赶紧装个安全浏览器;当媒体告诉你数字公司窃取隐私的时候,你吧啦啦啦的赶紧把数字公司相关的产品卸载了。从这点来看,本质其实是我们一方面比并不太清楚安全问题是否严重,另一方面我们其实也不知道隐私是怎么回事。

3、看这些PR战挺有意思的,不时也跟我厂的PR有过交道,多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不过看来看去,离不开媒介渠道的争夺。想起《打造Facebook》一书里提到的一个事情,facebook因为PR的口误还是怎么的来着,让公司陷入侵犯用户隐私的漩涡,公司内部颇有微言,这个时候扎克站出来力挺PR的工作,大意是说,每当公司有这类问题的时候,总是PR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公司扛着了压力,我们不能因为他们有了点错误就指责他们。具体内容记不太清楚了。

跟我厂某位资深的PR简单了解过他们的一些工作内容,大致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传播正面,路数大概是把公司牛逼的技术传播出去,与各类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据说以往我厂这块比较薄弱,去年下半年以来在这方面有比较大的投入;另一个显然就是公关危机的处理,在传统网站媒体这块我厂还是相当强悍的(多数网站的流量入口,新闻媒体入口),另外在线下(GOV层面的)也运作了几个有影响力的事件(比如robot协议解读、搜索引擎行业公约还有一个什么工商局的xx通知,不太记得了);在社交媒体上似乎相对弱(对手则主要在这块做事情),比如微博,自己的感觉是欠缺的,怎么说呢,比较冷冰冰吧。最后,年会上,大PR团队获得了最佳团队之一,嗯,这里头有一丝小小的功劳,虽然跟我木有直接的关系。

4、虎嗅网的近日的一篇文章:业内人自陈:新媒体时代,如何把公关做成产品? 总的观点是,新媒体来了,公关的玩法也不一样了。

无题

恐慌与焦虑基本来源于不确定的未来。
但你自己要把这一切当成是一次重新认识与审视自己的机会。
确认一个目标:不是单纯的找一份工作,而是如上所说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基础上去想自己未来三年需要的是什么,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些什么。
也许很困难,也正因为如此,焦虑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的产物。
take it easy.

20121021-互联网

十五年前我在摩托罗拉工作,当年的摩托何等威风,但不久便被诺基亚拉下马。诺基亚威风了好一阵,但不久被苹果远远抛在后面。昨天半夜,我偶然看到索尼2010年财报,亏损32亿美元,创下自1995以来的16年中的最大亏损。德鲁克说,CEO最大错误,是把内部管理当成最主要工作,CEO真正的战场是客户,不是管理。

在微博上看到的这句话,深以为然——虽然现在没有接触并且从事管理工作。

过去一周,互联网上跟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事情莫过于所谓的3B大战第二季。回顾下第一季大概是,百度针对360过来的搜索结果采取了些措施,然后360采取反制措施,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一个月。

总体上,个人认为这个过程并没有太过激烈直接战斗。第二季起来的其实有点奇怪——我也在好奇360不知道哪里得罪了方舟子,他就突然说起360的那些破事,结果一下子不可收拾了。总体上,你可以认为方舟子的确是在说360浏览器的隐私问题,而360大概是避重就轻的尽量淡化这个问题,另外一方面,重点将战火燃烧到了百度的医疗广告推广上的问题——这块是百度目前的灾区之一,基本上一碰一个准,关键是面对这些问题,暂时看不到太多可以出手反驳的手段,问题的确是摆在那里的呢。仅作为PM观察这场战争,几个问题:

1、360的运营,真心做的无比流逼,真正的把用户作为上帝来看,哪里有360的用户反馈了问题,哪里就有360的相关人员去跟进,了解问题,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好像百度自己一直非常强调通过数据来看问题,应该说这个并没有啥错的。而关键在于,经验不足的人,可能不太容易通过枯燥的数据知道问题所在,这个时候需要去看用户的反馈,了解用户的问题来明确产品上存在的问题。而这种强有力的贴近用户的运营,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让用户获得了极为强烈的好感,并且用户会原因把这些好感主动向外传播。视野之内,应该就是只有360一家这样子干的。仅这点而言,不到你不佩服他们。

2、这场论战,气势汹汹,发动群众,打蛇的七寸,步步紧咬,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强力的传播工具(一年前,我相信360推出搜索不会有这么的知名度),简直是可怕。同时有舍有得,舍当下,拼未来,这种魄力,战略上丝毫不含糊,对他们来说,通过舍弃当下,赢得用户的尊重与好感,以尽力避免技术上的缺陷带给用户的不适感,这个也是可怕!话说千年老二搜狗怎么会想不到这点呢?

3、执行力!准备已久的战斗,一旦打响,就是对执行力的考验,可以看到的他们迭代的速度,杆杠的。

4、对于百度来说,其实有个疑问,对于医疗广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很复杂,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很多,虚假信息泛滥,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有很多明显是针对百度作的手段(别家搜索引擎不会有的烦恼,概因市场份额太低。)。百度需要承担其作为市场领先者的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这个程度是去到哪里?因为不可能所有的责任都是百度来承担。比如推广里的存在的虚假广告(我相信必然存在),假如参加推广的企业,的确给百度出示了合法的广告资质,但最终出现了问题,这个源头的资质审核部门是否应该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记忆中的一句话新闻:

1)百度成立lbs事业部——貌似对于百度来说,也就地图有潜力成为所谓的入口了吧。腾讯有微信,淘宝的电商,基本没其他竞争对手了,360的手机助手据说很流逼,新浪有微博。怎么说呢,没用智能机太久了,已经快忘记啥是移动互联网了,急需一个手机哦。不过,我倾向于认为移动互联网,入口这个概念将会被弱化,至少不会像PC上这么集中。各种app、各种终端可以将入口无限的分化。

2)江南style走红网络:鸟叔是个可爱的大叔,借助互联网的威力,将跳马舞传播到了世界。再次深深的折服于微博对于信息的传播速度——目前认为这是微博最可怕的一点。

3)吴声事件——电商的无间道:不太懂电商,也不明白电商那些破事,不过总归是电商界的大事啊,各种利益瓜葛,谁人知晓呢。

4)和菜头的两篇博文,关于碎片化的思考,值得细读:我早就说,微博这东西就是将时间碎片化的货——而原本我们以为是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消化信息的,结果却让微博成为了生活的主宰。

碎片化低能:http://www.hecaitou.com/blogs/hecaitou/archives/134586.aspx;

碎片化生存:http://www.hecaitou.com/blogs/hecaitou/archives/134583.aspx。

我想,我也要开始暂时离开下。

其它思考:

目前最常见的信息组织形式:文字、图片、视频、声音。

移动互联网上,这些信息组织形式的或重新组合或重新焕发了青春,好像产生很多有趣的应用。

文字:最传统最基础的信息组织形式,好像没有特别的亮点应用。

图片:各种图片应用(读图时代啊啊啊!),图片+声音组合,产生【啪啪】这个目前据说是最火的手机社交应用,结果这货现在只有iPhone版的,擦,你妹的,欺负大诺基亚的屌丝。

声音:其实也是很基础的信息组织形式,传统的实时语音通话;微信的异步通话,

视频:移动上尚没有看到特别有意思的创新应用,好像还是照搬PC的那一套。

恩,下周,关注下电商&这个网站要给域名续费了,3年。。

百度电商之死循环

白鸦对百度电商的分析(原文地址:http://ucdchina.com/baiya/?p=919):

1、百度已经丢失了线上零售市场

2008年,百度很糊涂的做了自己的C2C平台“有啊”,马云做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决定“拒绝百度抓取”。然后,百度一边把有啊也做到了关闭,一边忽视了对线上零售信息的获取和整合处理,淘宝一家独大加上自己自暴自弃伴随而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 “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再也不会想到去‘百度一下’”。

虽然2008年以来百度在电商领域的广告收入上依然在不断增加,虽然团购大战的时候,网商非理性烧钱的时候,百度赚的盆满钵满,股价节节飙升。但,百度确实丢掉了这个市场,因为他们丢掉了最重要的用户行为和习惯,掉入无底深渊。

随便查看一下线上零售的一些搜索请求,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淘宝热火的连衣裙、牛仔裤、小西装,每个词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万的搜索请求,而在百度却只有几百个搜索请求,而且这可怜的一点请求依然不是消费者在搜索,而是同行或者相关从业者。没人搜导致搜素结果一直不好,搜索结果不好就更没人搜,百度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彻底进入了无解状态。(当初百度阿拉丁拿美丽说内测,把服装服饰美妆热词的搜索结果进行了特殊化处理,那么大的一个百度这么干一天也只能一点给美丽说带去几万的流量而已)

除了3C类商品的一些比较需求(这一块也已经差不多快被etao抢完了),和一些美妆类消费知识搜索,百度每天真正的直接的电商流量已经非常之小。

当然,这并不是说百度的流量对于电商一点价值都没有。我只是说它没有直接的价值,但当这些流量到了各种创新模式的导购网站之后,依然可以重新转化成有效的电商流量。

PS:hao123依然是个不容忽视的流量源。它每天依然可以给电商网站带来不少的有效流量。(题外话:如果百度想重新挽回线上零售市场,唯一该做的就是:花三四年时间,重新培养用户网购的时候回去用百度的行为习惯。不要再挖空心思如何转电商的钱了,当你不能直接给电商带来有效价值的时候,忽悠越多的钱欠下的债越多,会越来越积重难返)

这个悲惨的局面给电商们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了搜索引擎而来的自然流量和CPC流量。在日韩和欧美国家,电商们通常可以从搜索引擎获取近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自然流量,或者还可以大量投放关键词广告。而在中国这个数据低的可怜,和别人的搜索引擎流量相比其质量也差的可怜。

—–

呵呵,仿佛就是内部的某个report。

所以,有时候自己去想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失去了如此多的机会,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比现在要好很多很多….对于未来,表示呵呵吧。

入口

入口真是一个美好的词语。

只不过这个词语却注定是大平台的玩物,一方面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可能成为入口的产品之中,都已经至少有两家以上的有实力的玩家在把持,另外一方面,现在的互联网环境早已经不是过去的蛮荒时代。很难从这里头的某个缺口撕开一道裂缝成为一方的霸主。至于,移动互联网,我看法是偏悲观的——很难像pc一样有一个垄断的入口,各种app都是入口的风流,而试图通过控制手机来控制互联网入口更像是一个天荒夜谈。

那来看下入口之下的竞争,我关心的是用户是否真的有我们所津津乐道的“用户忠诚度”?比如说,视频的载体,我真的怀疑有没有忠诚度这种说法,因为本质来说,我需要的是一个看视频的地方,哪里有视频,我就去哪里。今天你优酷有,我就在你优酷看了,若是奇艺有,那我就去奇艺看了,对用户来说这里的成本太低了。唯一想到的可能有用户忠诚度的地方,就是ugc,但ugc注定很难成为视频用户的主流。

最近拼的很凶的所谓搜索入口之争。这差不多是互联网上最优价值的入口了。但实质上,搜索引擎的用户忠诚度并不高。切换一个搜索引擎,对用户来说只是一个点下鼠标的事情。哪里的搜索质量更高,哪里离用户更近,我就去哪里,如此而已。有人奇怪,为什么搜搜、搜狗做搜索百度不担心,而360做搜索却让百度“如临大敌”呢。道理其实没那么复杂,因为即便搜狗宣称自己是三级火箭的模式,但反映到搜索引擎结果上,它还是按照正统的搜索引擎来做,对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的内容给予了足够的权重,而360不然,摆明的要跟你百度对着干,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唔,没法摆上台面来讲。更关键的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其实根本不会关心这些会对他们利益造成间接伤害的事情。

入口之争的大背景下,可能更依赖的是产品、渠道的组合拳,单单依靠产品,太难打了。在渠道被人牢牢控制之下,注定是一个持久战。

渠道的变革,有时候可能更多的是依赖产业的变革。比如win8 系统或者苹果系统的给力。不过,看起来这很遥远。

360搜索

首先,你无论使用什么搜索引擎,绝对无法绕开的是浏览器。而目前360在整个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为21%左右,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装机量——这意味着,对baidu而言这是卡在脖子上的玩意。

其次,360的意图,其实大家都比较清楚了,但悲哀的是,清楚了知道了,在客户端这个致命的入口上,毫不客气的说,baidu一直毫无建树。从baidu的诞生到现在,日子过得太滋润了太顺风顺水了,甚至可以说没遇上啥大的挑战,不知道这是不是节奏慢半拍的原因。

关于搜索引擎的效果,大部分热门词上,各家搜索引擎的质量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这意味着用户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用的是什么搜索引擎,因而也就不会有主动去切换默认搜索引擎的动力。以前360搜索引擎的流量大部分是导给google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用户可能会主动切换到baidu上去,但设置默认搜索引擎为360的综合搜索引擎之后,这个的结局可能就会改变了。

优势呢?技术的差距肯定是有的,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渠道运营力——但这些优势可以保持多长时间,是一个未知数。

另外,昨天翻了微博上关于360搜索的评论,一个明显的感受是——360搜索引擎的质量好于预期,同时导过去的流量非常明显,仅一两天的时间,流量都有超过搜狗的趋势了——这真不是什么好事。

一场恶战要开始了。

补充说明下,赶脚baidu木有懂微博营销的人…

优酷合并土豆

下午还在写周报的时候,群里突然扔出一个case,瞄了一眼——原来是优酷合并了土豆。
好吧,我还是很淡定的写完了周报,想必微博又是各种转发各种评论各种分析的了。
似乎也没多大的动力想要立刻去了解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吃晚饭的时候,刷了下微博,果不其然的,大家都兴致很高的讨论起这个事情来,各种段子也相继出炉。
总归这是互联网界的一件大事,我觉得应该发一条微博显示下我还是在搞这行的。
不过你要我分析下这个事情大在哪里,对后续的整个视频行业有何影响,我答不上来,我也不关注这些宏观的资本操作层面的事情。

优酷作为用户去使用的似乎不多,唯一深刻的印象就是广告尼玛巨长无比。
土豆呢,还算是用过一阵子的吧,在上头传了好几个视频。
其实土豆挺文艺的——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练总当年拿这句话作QQ签名的时候,我还以为说这是他的原创,后来才知道这是土豆的slogan。

嗯,关于优酷合并土豆这个事情,俺说完了。
一个好的事情是,最近作的评估以及周边,leader的改动少了,这显然是个进步,mark一下,继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first。

如何将Google Reader上的文章发送到Evernote?

将Google reader上的文章发送到evernote的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在google设置里添加选项:

路径:右上角”googlre reader阅读器设置”——>发送到——>创建自定义链接,依此输入以下:

  • Name: Evernote
  • URL: http://s.evernote.com/grclip?url=${url}&title=${title}
  • Icon URL: http://www.evernote.com/favicon.ico

done。

第二种方法:使用ifttt——>http://ifttt.com/

创建一个任务即可。(具体怎么创建我就不多说了吧)

比较过两种方法,第二种方法的阅读效果比较好(第一种的效果会是把文章导航神马都添加进来,第二种不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