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电商之死循环

白鸦对百度电商的分析(原文地址:http://ucdchina.com/baiya/?p=919):

1、百度已经丢失了线上零售市场

2008年,百度很糊涂的做了自己的C2C平台“有啊”,马云做了一个非常霸气的决定“拒绝百度抓取”。然后,百度一边把有啊也做到了关闭,一边忽视了对线上零售信息的获取和整合处理,淘宝一家独大加上自己自暴自弃伴随而来的直接后果就是 —— “消费者在网购的时候,再也不会想到去‘百度一下’”。

虽然2008年以来百度在电商领域的广告收入上依然在不断增加,虽然团购大战的时候,网商非理性烧钱的时候,百度赚的盆满钵满,股价节节飙升。但,百度确实丢掉了这个市场,因为他们丢掉了最重要的用户行为和习惯,掉入无底深渊。

随便查看一下线上零售的一些搜索请求,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淘宝热火的连衣裙、牛仔裤、小西装,每个词每天都有十几二十万的搜索请求,而在百度却只有几百个搜索请求,而且这可怜的一点请求依然不是消费者在搜索,而是同行或者相关从业者。没人搜导致搜素结果一直不好,搜索结果不好就更没人搜,百度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彻底进入了无解状态。(当初百度阿拉丁拿美丽说内测,把服装服饰美妆热词的搜索结果进行了特殊化处理,那么大的一个百度这么干一天也只能一点给美丽说带去几万的流量而已)

除了3C类商品的一些比较需求(这一块也已经差不多快被etao抢完了),和一些美妆类消费知识搜索,百度每天真正的直接的电商流量已经非常之小。

当然,这并不是说百度的流量对于电商一点价值都没有。我只是说它没有直接的价值,但当这些流量到了各种创新模式的导购网站之后,依然可以重新转化成有效的电商流量。

PS:hao123依然是个不容忽视的流量源。它每天依然可以给电商网站带来不少的有效流量。(题外话:如果百度想重新挽回线上零售市场,唯一该做的就是:花三四年时间,重新培养用户网购的时候回去用百度的行为习惯。不要再挖空心思如何转电商的钱了,当你不能直接给电商带来有效价值的时候,忽悠越多的钱欠下的债越多,会越来越积重难返)

这个悲惨的局面给电商们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没有了搜索引擎而来的自然流量和CPC流量。在日韩和欧美国家,电商们通常可以从搜索引擎获取近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自然流量,或者还可以大量投放关键词广告。而在中国这个数据低的可怜,和别人的搜索引擎流量相比其质量也差的可怜。

—–

呵呵,仿佛就是内部的某个report。

所以,有时候自己去想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失去了如此多的机会,原本是可以做得更好的,比现在要好很多很多….对于未来,表示呵呵吧。

对传统团购的思考

平常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想着东西越便宜越越好,那么怎样才能便宜呢?凭着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跟卖家好好的砍价呗!但是砍价也是一件技术活,你得有些底牌。所谓的底牌就是你对所买商品成本价的了解,或者是你所购买商品的数量——当购买商品数量多的时候,我们都会跟商家这么说:老板,看跟你买那么多东西的份上,给我们便宜点啦。这个时候,老板一般都会给你便宜些的。

而站在商家的角度上,商品积压在仓库里是需要成本的,商品如果没有及时卖出去一直挂在柜台上,既不能带给顾客新鲜感也无法给商家带来效益。所以,商家是愿意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来盈利的。当然,这并非是绝对的,比如某些专卖店,某些高档商品,商家甚至宁愿库存积压也不愿意降价销售。因为商家觉得降价会降低它们的品牌价值。

再回到顾客,可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一个人能买多少件衣服?显然不可能多,所以有的时候,想通过多买的方式来让商家降价就行不通了。这个时候团购出现了,我们可以叫上自己的亲朋好友去共同购物——这下我们有议价的底气了。但是本身亲朋好友的数量本身是有限的,而从这数量有限的亲朋好友中找到跟你一样需求的人显然难度又加大了。因此,这个时候的团购还是较低规模较低层次的。

好吧,网络的出现让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团购变得可能了。

继续阅读对传统团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