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带你了解黄峥与他的拼多多 | 专题

一、拼多多创始人黄峥

1. 求学历程

  • 黄峥就读的中学为杭州外国语学校(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 中学毕业后被保送到了浙江大学的混合班(浙大者竺可桢学院的前身),2002年本科毕业
  • 2004年,获得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计算机硕士学位

黄峥从中学到大学的经历,可以看他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我的中学和大学

2. 工作历程

  • 微软实习,先后在微软北京研究院与微软美国雷德蒙研究所呆过。
  • 毕业后第一份正式工作选择去了Google,所经历的岗位包括码农、产品经理
  • 2004年,恰逢Google进入中国,作为第一批员工参与了Google中国的初创阶段。2007年,从Google离开。

请注意,黄峥加入Google时,尽管Google已上市半年,但他进入的时候仍然是Google飞速发展的时候,所以当他从Google离开时,兑现了全部的股票,实现了人生的财务自由。

这个经历,在这篇 我的第一份工作 文章中,黄峥自己作了回顾,包括这些工作经历带给他的影响,他都作了回答。

3. 创业历程

按照目前公开的媒体信息,黄峥2007年从Google离开后,就开始了连续创业。他参与创办的公司包括:

  • 手机电商欧酷,据黄峥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说法,这是他从Google离开后创立的第一家公司,虽然这家公司的年营业额也达到了几亿元,但最终肯定会陷入跟京东等平台的消耗战,所以黄峥选择卖掉了这家公司(2010年6月7日,兰亭集势控股公司完成对欧酷网的并购),仅保留了核心团队。
  • 第二次创业,黄峥创立了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 —— 现在在互联网上搜索,还能看到乐其为拼多多所发布的招聘广告。实际上乐其这家公司是从欧酷剥离部分基础业务而来的,所提供的服务包括电子商务基础服务、电子商务IT解决方案、网络直销与分销、帮助客户进行网络推广等。
  • 第三次创业,黄峥创立了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游戏公司,官方资料说其业务主要是致力于海外游戏研发。
  • 2014年,黄峥开始了第四次创业,这次他创立的公司就是后来与拼多多合并的拼好货。

而关于自己为什么创业的思考,在这篇为什么要再次创业文章中,黄峥的回答是:

  • 我喜欢当前的事和团队,再次创业能让我自己更幸福或者说更快乐。
  • 自己还有一些野心,还有一些能力和能量没有释放,隐约觉得当前的机会有可能让自己做出一个影响面更大,自己成就感更强的事。

此外,在这篇文章中,黄峥还回答了包括创业是为了什么、团队、梦想这几个关键的问题。

4. 黄峥的朋友圈

  • 网易创始人丁磊:丁磊跟黄峥同是浙江大学的校友。而他们之间的结识,据说是因为丁磊因为一个技术问题,辗转获得黄峥的MSN加上了他,由此丁磊成为了黄峥打开互联网世界的领路人。另外,丁磊也是黄峥创办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 步步高与小霸王创始人,OPPO和VIVO幕后老板段永平:段永平跟黄峥也是浙江大学的校友(虽然不是同一时期),他们之间的是据传是通过丁磊建立的连接。段永平据说是黄峥的人生导师,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这么几个信息可供参考:
    • 黄峥研究生毕业后,对于是否去Google,请教了段永平,段永平给他的建议是:Google看起来是一家挺牛的公司,值得去看看。对你想要未来创业也是有好处的。去的话至少呆三年,因为一两年是没法真正进入重要的岗位真正了解这个公司的。
    • 2006年段永平拍下了跟股神巴菲特的午餐,当时他带去了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就是黄峥。
    • 黄峥从Google离职后创办的第一个公司欧酷,段永平是投资人,而且这个公司最早的业务正是步步高的电商业务。
  • 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孙彤宇:黄峥创办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 顺丰创始人王卫:黄峥创办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 兰亭集序创始人郭去疾:郭去疾跟黄峥同是Google中国早期员工,曾共事2年,黄峥创办的第一家公司欧酷2010年被郭去疾的兰亭集序收购。

5. 黄峥的媒体采访

二、拼多多的发展历程

根据拼多多官网显示其发展历程如下:

拼多多发展历程

根据其上市招股说明文件书,需要再更新下是,截止2018年3月31日:

  • 拼多多月活跃用户数1.03亿(累计用户数达到了3亿),活跃商户数超过100万。
  • 拼多多2017年全年订单总数为43亿,而2018年订单总数为17亿。
  • 拼多多2017年全年交易总额(GMV)为1412亿人民币,而2018年第一季度的交易总额为662亿人民币(106亿美元)。

在拼多多三年的发展历程中,有媒体总结其主要「黑点」如下:

拼多多黑点

三、拼多多的融资历程

拼多多从15年创立到赴美提交IPO申请,其融资历程如下:

拼多多融资历程

而目前拼多多的股权结构如下:

拼多多股权结构

四、拼多多的用户特征

从拼多多进入大众视野开始,拼多多的用户一直就成了大家普遍讨论的问题。

拼多多|谁贡献了1.4亿下载量?这篇文章中,总结拼多多的用户特征是:

  • 一类是性价比至上的人,另一类是互联网世界里的孩子
  • 女性用户占比上升,70后中老年用户占比上升。
  • 移动互联网用户从一线城市向非一线城市下沉,70后及70前用户逐渐增多,对于这新用户来说,熟人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PingWest的这篇文章 消费降级巨头拼多多 中,将拼多多与京东的用户进行了对比:

拼多多vs京东用户特征

这个数据显示拼多多来自一线城市的用户仅占比7.56%,这与京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36氪的一篇文章 堵截千亿拼多多,阿里与腾讯的电商新战役 | 深氪,将拼多多的用户特征总结为:

  • 原来没有在线上购买过东西的。
  • 过去知道淘宝也花过钱,但是没有形成习惯。
  • 其实就是淘宝用户。淘宝正处于一个迭代的过程,里面会有一些人溢出到拼多多。

五、拼多多的产品分析

现在普遍认为拼多多是在拼团这个玩法上探索的最为深入的公司,其微信端、APP端的产品都是围绕这个点进行的设计,那么这些设计能给我们带来启发呢?

拼多多小程序分享里的13个魔鬼细节,这篇文章从分享者发起的视角、砍价参与者的视角对拼多多的产品细节进行了梳理。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拼多多产品的迭代过程、业务流程、及不同阶段的运营策略,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2年半的时间,拼多多如何狂揽3亿用户,实现月GMV超30亿?

另外一个解读拼多多产品的思路是对其在售商品的分析,这篇文章的作者通过分析50万条拼多多的商品数据,有了些这样的结论:

  • 拼多多前3名的销售额的一级类目是:食品、母婴、女装。
  • 前3名的销售额三级类目是:抽纸、坚果炒货、四件套。
  • 销量前3的商品中,第一是抽纸,第二是男性壮阳产品,第三是雨伞。
  • 拼多多卖的最好前3名水果依次是芒果、苹果、奇异果。
  • 拼多多商品中,销量最好的区间是0~50元。

六、拼多多的商业模式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同样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这里的争议点包括拼多多的收入来源、外界与拼多多自身对其商业故事的分歧等等。

1. 拼多多的收入来源

据招股书显示,拼多多的收入主要来自商品销售以及对商家的在线营销服务(即广告),从2016年到2018年Q1,拼多多收入的变化为:

  • 2016年收入为5.05亿人民币,其中广告收入为4830万,商品销售收入为4.566亿。
  • 2017年收入为17.407亿人民币,其中广告收入为17.407亿,商品销售收入为340万。
  • 2018年Q1收入为13.846亿人民币,这部分收入全部为广告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为0。也就是到现在为止拼多多已经没有纯商品销售收入,这个路径跟阿里巴巴集团应该有类似之处。

而之所以广告收入提升那么明显,是因为拼多多在17年4月份上线了新的广告系统。

关于拼多多收入,有个比较争议的地方是拼多多如何处理商家的罚款。商家质疑拼多多将罚款作为了自己的收入,对此,在最近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黄峥明确表示:

所有的罚款都是赔付给消费者的,我们不能从中牟利。这个资金不沉淀在我们公司,而是在第三方;第二,如果要用一年时间沉淀出一个亿利息,你知道要多少资金吗?按照这么低的利率需要100个亿的资金池。

2. 外界看拼多多的商业故事

在外界看来,拼多多的商业故事,离不开社交电商、消费降级这几个词语。

关于社交电商,外界对于拼多多普遍的一个观点是,拼多多得以快速发展,是获得了微信的特权加持,比如很常见的观点是说,同样是诱导分享,拼多多没被处理,但其他人做的时候就很容易被封杀。

黄峥对此有一个霸气 回应

如果有人认为我们是利用规则起来的,他也看得懂,他什么起不来?

关于消费降级,最火的一篇文章可能来源于PingWest的 消费降级巨头拼多多,其给出的理由主要是:

  • 用户主要来自三四线。
  • 以销售低价商品为主。
  • 多数中小卖家无自己的品牌,主要是代理商。

对于这个说法,keso给出了这样的一个 观点

贴标签是一种很坏的习惯,这个习惯倒也不是五环内人群所独有,很多人都有此陋习。即使面对铁一般的事实,他们仍然拒绝承认自己不了解、不理解的事物,或者试图用几个负面的标签来概括一个事物的全貌,排斥它,挖苦它,贬低它。

Feng小道消息最近也表达了对这个词语的不同 看法

拼多多是不是消费降级?从我们这群人的角度看,是降级。但是从拼多多的用户和目标受众的角度来看,他们买到了以前买不到的东西,还觉得很划算,这算降级?拉亲戚朋友拼团怎么了?我们觉得是信息骚扰,大妈大婶没准儿觉得是增进了亲友感情。我们不能接受的形式,别人会接受。

或许,对此一个更合适的提法是:消费分级

3. 拼多多自己讲述的商业故事

拼多多在提交了上市文件后,黄峥发表了致股东的公开信,里面提到了对于拼多多未来的设想:

是一个将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多维空间。它将是一个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而非时下流行的集中式超级大脑型AI系统)驱动的“Costco”和“迪士尼”(即集高性价比产品和娱乐为一体)的结合体。

在更早之前,因为商家维权事件而特地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黄峥也表达了拼多多不属于社交电商的概念:

社交电商是一个伪概念,电商就是电商,货找人,没有人为了社交目的去买东西,只会说因为已经在社交,顺便买了东西,这两个是不一样的。

淘宝和京东等传统平台,都是搜索引擎式的电商,类似于电商版的Google,是人在找货,而拼多多希望做一个电商版的Facebook,让货找人,这是两个物种。

对于这个提法,阑夕吐槽如下: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通过寻求二级市场的对标来锚定一级市场的估值,其实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具体的关联层面,有些实在是跑火车有点儿过分,小米说它是苹果加亚马逊也就罢了,拼多多直接上来就是电商版的Facebook,你除了是在腾讯的支持下合法的薅微信这款社交应用的羊毛,和Facebook还有个什么关系?结果这还不算完,拼多多的创始人最近又改口了,说拼多多是好市多加迪士尼,我就算你想要致敬好市多的零售效率吧,可是迪士尼是什么鬼???

4. 拼多多过去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

实际上,不管外界或者拼多多如何讲这个商业故事,其过去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我们总还是能有些结论的。

36氪的堵截千亿拼多多,阿里与腾讯的电商新战役 | 深氪 这篇文章引述了某位投资人的总结:爆款+低价+免佣金+社群。这跟拼多多团队游戏、电商的基因是吻合的。另外一方面,拼多多得以快速发展,是否也跟早期阿里与京东实际上并未对这个战场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呢?

七、拼多多招股说明文件的解读

任何一家公司上市,其招股说明书里面包含的内容一般为核心数据(用户、收入)、股权、高管团队等。这些都是标准的数据翻译,因此只需要简单看一两篇文章即可:

八、拼多多为什么选择现在上市?

对于拼多多的上市,外界多少还是觉得有些突然,因为目前来看拼多多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同时4月份的一笔30亿美金的融资也表明目前拼多多并无太大的资金上的忧虑。

致股东的公开信中,黄峥对此作出的回答是:

  • 我们认为拼多多的业务类型本来就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它终将走向公众,所有的成长也应该为公众所分享。
  • 我们相信拼多多有巨大的潜力,往后看3年、5年还是更长的时间上市其实没实质区别。相反,在公众的监督下,我们可以成长得更好更强。
  • 我们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它为最广大的用户创造价值而存活。

当然,外界对此肯定有不同的观察,比如不凡商业(原小饭桌)项也认为拼多多着急上市的原因包括:

  • 流量或见顶,拼多多
  • 融资或难持续,造血尚且不足
  • 巨头狙击,上市或为”升级”备足弹药

自媒体人王春龙在其文章拼多多美团急于上市:“去腾讯化”的时刻到来了则将原因总结为:可能牺牲了头部的估值,但却赢来了股权的高度集中、品牌的迅速突围、团队的极大向心力、发展中的风险彻底释放……

自媒体人尹生在拼多多的天花板一文中探讨了拼多多可能即将触及的天花板:

  • 拼多多在腾讯战略中的价值可能会下降,它必须在“特权”彻底消失之前,使其从一个去中心化的用户间接入口网络,转变为一个中心化的用户直接入口网络。
  • 用户需求的升级可能是其面临的另一个变化。
  • 若拼多多想要作出改变,相比于阿里与京东已经相对成熟的供应链与物流体系,拼多多要提升至相应的水平,必须面对价格上升或者体验下降的问题,同样的也会增加商家的额外成本,这就可能导致拼多多对商家的吸引力下降。

这就是说总体上,拼多多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在迎接挑战前必须通过上市准备更充足的弹药。

实际上,今年以来小米、拼多多、美团等一众明星创业公司争相上市,这个背后也跟目前资本市场大环境(国家在去杠杆、金融监管在加强)有很大关系,而前几年PE、VC们投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今年差不多是到了基金需要变现的时候。

九、竞争对手怎么看拼多多?

1. 京东怎么看?

在最近一次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刘强东是这么回应对于拼多多的看法:

如果大家仔细看一下,拼多多的“Top 10”或“Top 100”名单,会发现他们与京东主流用户和主流商品几乎重合地很少,所以,拼多多目前对京东的影响非常有限。

拼多多目前的货品大多是超级便宜的那种,而京东的用户群体、品质和平台信誉则是在另外一个层次里面。虽然在京东拼购方面的模式与拼多多一样,但货品、用户体验和拼多多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货品还是集中在有品质、有保证的产品上。

当然,话可以这么说,但该要执行的动作是不能放松的。实际上,京东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上线了自己的拼购产品。爱范儿的这篇京东也做了自己的“拼多多”,低价拼团模式就这么能打?对京东版的「拼多多」作了介绍。

2. 阿里怎么看?

阿里巴巴CEO在最近一次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的时候,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这么回应的:

什么叫特价——产品质量必须保证在一个水位上,低价和劣质不能划等号。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但是你必须要去把握,不能走历史的回头路,哪怕在近期看,损失了一些用户,但我可以说,现在大量用户都流到淘宝来了。只要连续三次不满意,用户肯定到淘宝来。你就当成在帮我开拓农村市场,教育用户好了。

还是要从发展的眼光看未来,你要相信用户最后要什么。当然不是说每个人都要消费得非常高大上,不是这样的,但是在每个消费层级上,你要给他适合的东西。

我们前一段有过讨论:到底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分级?消费升级和消费分级是有关系的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不是对立的。第一,消费肯定要分级;第二,消费升级一定是趋势。

你要做到的是在不同的消费分级里进行消费升级,这样这个社会才有进步。一块钱包邮、两块钱包邮那些东西,不符合规律。

实际上,阿里采取的措施目前来看包括:

  • 2018年3月份,淘宝上线了特价宝的淘宝(跟京东某种程度上是不约而同的),全天候科这篇技拼多多爆红后,阿里终于出手了对特价宝淘宝作了简单的介绍。
  • 今年春节,淘宝启动了亲情账户。这篇文章介绍了亲情账号启动以来对其中一位商家的影响,在商家来看,淘宝的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显然是应对拼多多的。

十、拼多多对于微信生态的启示

拼多多是从微信生态成长起来的,而微信的生态除了拼多多这种模式,还能有其他的玩法吗?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挑选几篇文章抛个引子供大家参考。

十一、其他

1. 拼多多的员工

前面梳理了很多拼多多公司发展的脉络与外界的观点,实际上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其取的一切成就(或者失败)本质上都是人的因素,那么作为拼多多的员工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这方面,可以参考知乎上这个问题下面的两个答案:

2. 拼多多赞助的综艺节目

拼多多从今年开始赞助了大量的综艺节目,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拼多多目前赞助的综艺节目包括非诚勿扰、欢乐喜剧人、我是大侦探、快乐大本营、奔跑吧、极限大挑战等。

0629 室内骑行 20:我是如何进入互联网行业的?

坚持运动的第20天。

一度以为运动记录要中断了,因为陪闺女睡觉,一觉醒来发现已经是快12点了。这是个尴尬的时间点,没有马上冲下去跑一圈的动力,甚至连骑车的兴致都难以提起,然又不甘心就此中断连续运动记录——当然,最后肯定是后者战胜了前者,踩了25分钟的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倒也挺舒服。

这段时间准备面试,趁此机会,把自己整段的互联网的经历进行了下回顾。

为什么会进入互联网这个行业,为什么会选择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09年本科毕业,那会考研的事情还没完全定下来,师兄介绍去了家做互联网营销的公司实习,公司名字叫做「广州时代财富科技有限公司」(刚去百度过,发现公司网站已经打不开),这个公司的业务其实主要是帮人做网站的,当然主要是做大客户的,比如银行、政府之类的,据说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营销顾问公司(成立于2000年)。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其实大有来头,叫做「张静君」,丁磊的网易能够起来,这里头不能不说有她的功劳。在里面实习时间不长,主要是做的事情是协助别人做政府网站的评测,当时好像对比了天河区、福田区、浦东区这几个政府网站。虽然其实并不算是正式触网,但好歹也可以认为这是我自己从事这个行当的起点。

11年毕业的时候,实习先后去了广州电信研究院跟深圳中行。在电信研究院的算是跟互联网沾点边,但中行的实习可就完全跟互联网没什么关系了。那会其实压根没想过自己可以找什么类型的工作去什么类型的行业,对于产品经理的岗位更加是没有认知的。那会,大家所认为的好offer还是像移动公司,尤其是深圳移动为首,大家都在传待遇很好,然后像快消公司宝洁、联合利华,咨询公司埃森哲等等这些跨国巨头们都是很多人向往的去处。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多数人都是海投,来中大做校园招聘的公司很多,每天晚上都有很多笔试的机会,甚至很多人会跑到旁边的华工去笔试。我面试的第一家公司也是第一个给我offer的公司是金蝶,我到现在为止都忘记是什么面试的岗位了,然后第二个给offer的似乎是广州电信。但自从面完腾讯之后,我就对已经有的offer及非互联网类型的公司毫无兴趣了。

当时腾讯的面试流程是这样的:官网校园招聘填简历报名——>通过筛选——>笔试——>群面——>专业面——>HR面。每一轮人都巨多,称得上是海选了。我是在专业那面被刷下来的,忘记那哥们是哪个部门的,也不知道这哥们现在在互联网圈混的如何了,我大概记得的问题类型是诸如怎么看阿里、腾讯、百度的,还有一种类型的题目是一个瓶子说出20种用途——就是俗称的考察什么逻辑啊归纳能力的。肯定是表现没能达到面试官预期,所以没通过,但自从面试完腾讯之后,我自己脑子好像一下子被激灵了下,觉得自己就应该去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经理这个岗位。

因为我把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给串起来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跟互联网还是挺多渊源的,比如自己就96年开始就触网了,那会一叔叔家里老早就捣鼓的可以上网,他教我使用的电脑,我还清楚的记得那会登录的网站叫做视聆通,估计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在中考的时候曾跟父亲约定过,如果能考上一中就给我买台电脑,结果自然是我如愿拥有了自己的电脑,02年那会,请一位在电信工作的叔叔帮忙组装的,花了5000多,唯一记得的就是40G的硬盘,其他的配置已经全部忘记了,清楚记得的经历是那年暑假用modem上网,虽然是龟速,但真的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俩月的电话费巨贵无比。再往后呢,接触到了Web2.0的概念,虽然现在已经没人会提了,但那会大家都在充分讨论Wiki、博客、Tag这样的概念。(于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互联网发展历程中,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从只能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围观到多数人都能够参与的转变,而往后每一次具有革命意义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新的应用形式,其实都是从大幅度的降低了人们参与互联网的门槛,这是互联网能够不断得以向前发展的根源。)当我,把这些经历都串起来之后,就变得对进入这个行业有着某种执念。

于是乎,接下来我几乎就是对于非互联网公司的招聘没有半点兴趣,但凡跟互联网沾点边的我都会觉得要去试一试,记得至少像UC、迅雷等这些公司都是去过的,甚至连游戏公司(网易游戏,金山游戏)也去混。最终是百度给我抛过来的橄榄枝。

百度的面试挺快,笔试完第二天就让去面试了,地点是在华工酒店,然后是2轮面试一个上午结束了,先是一位胖胖的小姐姐,后是一位瘦瘦的小姐姐,面完就直接给offer了。现在唯一能够想起来跟面试官的聊过的问题一个是产品跟运营的关系,当时我说的是产产品是孩子她妈把娃给生下来,运营是爹把娃拉扯大(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今天回想起TM总觉得哪儿不对劲……),然后就是是否愿意去北京的问题了……

于是,我就这样进入了互联网行业,入了产品经理的门,一晃六年有余了。

 

0625 跑步 16:装修从业2年之设计篇

坚持运动的第16天。

晚上换了一种新的方式跑步,间歇跑。快走的时候心里默念数到100,然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跑,同时也是默念数到100,再换回慢走。以这样的方式间歇跑,从最后的数据来看,同样的距离,但燃脂心率的区间占比是35%,这比之前那种一直跑的方式有着明显的增多——如果减肥的话,这种跑步方式应该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今儿把客厅的空调装上了,当初装修这房子的时候,一来当时预算紧张,二来低估了我们对热的忍受程度,在入住后的第二年我们就后悔了,一直念叨着该给客厅装个空调。但我们当时装修的时候有欠考虑,既未留空调空洞又未留专门的线管,担心着无法安装,在咨询多次确认无没什么影响之后,终于在这618大促之际定了格力空调,上门安装的师傅也挺认真负责,没有额外的收费,整个流程挺顺畅,总算了却一桩心事。

虽然自己在装修这个行业呆了两年,但即便是现在重新装修,也难言能够把这个事情真正考虑的周全,装修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解决当下家居生活的问题,也需要着眼于未来生活的可能性,而未来有多少人能真正看得清楚呢?

早两年装修O2O特别火热的时候,诸多的创业者所宣讲的服务理念很多都是试图跟业主讲「装修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要进入这个行业,就是为了解决装修过程中诸多复杂问题」,包括我们自己也在讲类似的概念,当初并不觉得这么讲有什么问题。但如今回顾自己装修完入住2年的感受,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这可能是对业主的一个误导,也许容易让业主降低对装修这个事情复杂度的预估,但最终为结果买单的却还是也许要在里面呆上很多年的业主。

多数业主在第一次装修的时候,本身是没有「居家」概念的,因为过往可能是租住的房子,人的心理上天然的会降低对租住房子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在那样的环境下,并不习惯于花时间花精力来布置,让房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而装修,装的是什么呢?是那对那房子刷刷墙,摆张沙发,挂个壁画吗?显然不是,装修,装的不是房子本身,而是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装修是帮助自己实现更好生活的途径。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但多数人其实不会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装修,我们太容易陷入拿到房子的喜悦之情,太容易沉迷于对装修风格的追求,太容易陷入对价格的纠结,唯一难以进入的是自己居住在一个房子里的时候,想要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当然,这并不能完全怪罪于业主的目光短浅,行业本身的发展也未尽完善。太多的装修公司想的是怎么能够拿下更多的客户,签更多的单,至于签完单后怎么服务客户,几乎是靠设计师们各显神通了,多数设计师被教育的套路是上来先了解清楚你的预算,在你的预算范围内,怎么搞依你来,还美其名曰尊重客户的选择,这实际是对业主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但很多业主会反倒会认为这样的设计师不错。所以,这个行业就是在这种「相互成就」的状态下,发展了十几年。

这一波的装修创业者们,给出了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是套餐形式的「标准化装修」,爱空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喊出的口号是「确定的幸福带来标准化家装」。这是否就代表着未来呢?谁也难以在今天下一个明确的结论,但套餐始终只是解决其中的一种装修解决方案而已。但不管是用户还是这个行业,今天的焦点是解决方案吗?这个市场又缺乏解决方案吗?我直观的感觉还不是,从产品经理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缺乏的是一套成体系的关于识别、理解用户装修需求方案的方法,更缺乏的是一套能够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到装修全程的支撑体系。尽管,我们都将「用户体验」挂在嘴边,但至今恐怕没有哪家公司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装修服务体验明显优于市场。

现如今的装修流程里面,设计师是被定义为「理解用户装修需求,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的角色」,跟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非常的类似。但现实中,一般的家装公司设计师占据市场的主流,这类设计师通常却又通常需要背负营销的重任,是为业绩买单而不是为用户体验买单;而通常能够做到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理解业主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师已经是收费不菲非一般人能够承受。这个市场在呼唤品质,愿意为服务品质买单,一般的设计师实际上并不能满足他们对于服务的需求;但他们的付费能力又还不足以支持他们为设计付大价钱,这是目前行业的矛盾所在。也许将来会有更先进的工具能够帮助更好的理解业主的需求,但这个目前还不现实,设计师依然是整个业主装修体验中非常关键的一环。

零零散散,写了这些,算是对自己过去2年在这个行业的一点小总结吧。

事实上,我在思考另一种可能性是:产品经理转型为一个装修设计师,具备可能性与可行性吗?

 

2年2000万,一个普通创业参与者的复盘:序篇

2年,是指我参与这个项目的周期,项目本身的存续周期>2年

2000万,是指这个项目经历天使到Pre-A轮的融资金额。

本篇文章是复盘系列的序,讲讲为什么要写这一系列的文章。

如果没记错的,我应该是在15年的5月26号加入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应该是满整2年的时间。
在这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中,2年,已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了,甚至足以让人遗忘2年征程背后的很多细节——如果我再不试图记录些什么,很有可能所有的记忆会如同过往所学的数学公式一般,消失在记忆中。所以,趁自己对过去2年发生的很多事情还能回忆起来的时候,把这些记忆变成属于我生命中的一份子。

最近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2年了或者说从11年开始工作到现在,这些经历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抑或是仅仅因为年纪带来了变化?又还是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变化的,太多时候我们所经历的,其实只是不同形式的重复。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于把打工归结为安分守己,把创业归结为追根究底,两者只不过是营生的不同手段罢了。我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以至于我虽然说这是一个系列的文章,但我并不知道这系列的文章会包含些什么样的内容,可能会有关于刚刚提到的「打工与创业」这样的主题,也有可能会有「创业初心」这样的主题,也有可能有「创业团队」的主题,当然也很有可能有其他的主题,这些具体的主题我现在还没明确,但接下来我会试图把这些主题框架罗列出来,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曾跟老周探讨过的一个问题是,创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应该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是方向,是团队,是融资,是时机,是心态,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自己一度的答案是「初心」,但最近我的看法变了,方向、团队、融资、时机、心态甚至初心都会发生变化的,而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因外界因素导致的被动变化(或者说叫做应对),一种是自己主动调整而产生的变化。通常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变化中,主动调整往往会比被动应对带来更好的结果。为什么有些创业者能够作出主动调整而有些创业者只能被动应对呢,我今天的认知是,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是否能够时常通过「反省、复盘、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认知,以能够更主动的应对不同状况」,我愈发倾向于觉得:创业,也是一项专业的技能,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不同行业不同方向都充分竞争的时代,在创业这个事情上不够专业就意味着你在起步的时候就落后于人。但创业这项技能的获取,听100个创业者讲创业故事,读100本关于创业的书,参加100场所谓的创业培训,都远不如亲自动手搞一回来得猛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复盘,点开更多的创业技能树,是我今天认知中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或者说,不单单是创业这件事,打工也是如此。如果说我作这一系列复盘有什么目的的话,这应该是我内心最强烈想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在最终做完这次复盘之后,也许有人读了会觉得很有帮助很有启发,也同样会有人觉得我们TMD的是大傻逼,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一系列的文章,初衷并非是向外寻求认同感,而是向内寻求心安。

以上,是为序。

反馈周期

图片2

那天跟周总在探讨一个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应该在小孩的教育培养上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但实际上意识到而且能做到的家长其实很少。常态是,意识到了,试图做了,坚持不了或者总是想假手于人。

我的理解本质上是人对事情反馈周期的意识:

如果做了某事,能够快速有结果出来的时候,人愿意去做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反之,产生反馈的周期过长,人的主动性会大大降低。

拿小孩教育来说,虽然现在越来越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家长应该花更多时间与小孩在一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但毕竟在多数家长来看,照这么做,未必能够马上看到孩子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这么做,似乎短时间也看出来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总是可以看到多数家长在小孩教育这个问题上,说到某个理念都认为很好,应该要认真对待,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家长或者能够坚持的家长却不多。

为什么王者荣耀那么火?因为明显玩这个游戏,5分钟一局,占用的是大家认知上所谓的碎片时间,大家首先就没有了以往对占用大片时间玩游戏的罪恶感。而更重要的是,5分钟一局的游戏,可以快速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快感——这个正向反馈的周期就如同毒品一样,萎靡的人在精神会为之一振,立马感觉不一样。

反过来说,像学习,教育这样长反馈周期的事情,人本能的对这样的事情会难以持久,尽管我们都会认同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但真正要坚持去做的时候,还真的是太难了。

前段时间在公司跟朋友分享了一个学习的话题「聊聊学习与成长那些事儿」,很多人听完之后,都认同我分享的观点,学习很重要,要坚持持续的学习,但实际上真正把学习当做重要的事情坚持去做的人又有多少呢?昨天老陈跟我说,现在有坚持每天学习,之前的分享对他的启发很大。他这么说的时候,内心还是有成就感的。对我而言,如果我认为帮助别人学习,帮助别人成长是一件值得坚持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个的反馈周期也一样会是相对漫长的,如何在实践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能够设计出一个短反馈周期的机制来呢?否则要想坚持,我估计会不那么乐观,太多有价值的事情都会因为漫长的周期而失去了原本的初心。

知识付费是一个在风口上的事情,这2年玩家蜂拥而入,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也许是因为大家看到这个分口上融资的机会赚钱的机会似乎很快就来了。但知识的获取,本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更高的技术变革,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对一个人的成长周期有质的缩短——哪怕能够帮助一个人快速掌握某个理念或者知识点,但人对知识点的吸收本身是有沉淀周期,而从沉淀周期到转为生产力也是一个周期。所以,粗看的一个感觉是,目前很多所谓的知识付费本质上更像是满足的人当下的焦虑感,多数人点下付费按钮那一刻,其实是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只会觉得啊,今天我学习了,我牛逼了,然后发个朋友圈秀一秀,觉得就是已经完成了学习这个动作。甚至,现在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在宣传上主打点都是:一年199元,一顿饭的价钱——但学习这个事情上,这仅仅是一顿饭钱的事情吗;然后无数新媒体编辑炮制的文章“xx个你必须掌握的技巧”——听的人一看真TM觉得有道理必须要收藏必须要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殊不知,你视之为甘饴,只不过是别人内容生产流水线上的几下复制黏贴而已。

百度是否出局?

好像是自腾讯跟阿里相继出完财报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频繁的出现在知乎的Timeline上。刚看了下,已经有将近1000个回答。

虽然频繁出现在自己的TL上,但基本上我没怎么点进去看大家的回答,因为毫无疑问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判百度死刑的——以前似乎还只是互联网圈的人觉得百度不行,现在已经沦落到一个普通人也都能说上几句百度这里不行、百度那里不行。作为曾经的Baiduer,真的只能说一声叹息了。

我在很早之前就曾经百度自身决策机制出发写过一篇关于百度的文章,当初自己在百度的时候,我所认知到的决策都是从搜索的需求出发,比如从过去某段时间用户搜索的query里面随机抽取一批,然后对这批query进行需求分类标注(有一套需求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此得出结论说用户需求分布的状况,百度对这些需求满足的状况——问题就在于,但用户从PC到移动迁移的时候,有很多需求已经被分流了,也就是说用户有很多需求已经不需要通过百度满足了,那么依据此得出来的需求分布状况还有参考意义吗?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种决策机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百度内部自身一直认为自己还做得不错,内部跟其他搜索引擎的评测对比常常得出来的结论也是“明显领先于某某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说百度某某词搜索结果不好的时候,百度的好多人还会振振有词的指出某某的评测方法不客观,用户不是这么认为的。可惜的是,用户的需求已经迁移了,依据原来那套方法得出的结论已经明显不能反应当下用户的需求。

我今天思考的另外一个角度是,假如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没有那么快到来,百度又是否能够延续其地位呢?我今天的看法还是偏悲观的。举个例子,在几年前,我观察很多广告主在做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的时候,很多都会选择留一个品牌词+百度一下的搜索框,毫无疑问,不管是在广告主还是用户的认知里百度等于搜索,而且那会明显搜索引擎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主流的方式。但后面慢慢的,这些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留的信息明显变成了自己的品牌词+天猫或者京东的搜索框,或者是APP、公众号的二维码,即便是留通用搜索框的,都有不少的不再留「百度一下」,而是留「搜索」的button。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本质上,百度在我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中介,如同房产中介存在的价值一样,他存在是因为他能帮助我搞掂很多麻烦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事情开始变得像普通人买衣服一样简单的时候,还需要中介吗?明显是不需要的。再比如,今天如果我明显知道我自己能够直接从深圳飞往北京更快更便宜,为什么我还非得从深圳到广州中转再到北京呢?这大概是搜索引擎的悖论吧,自身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曾经百度的使命),但一旦满足了这一需求,用户很有可能就会从搜索引擎中迁移到目标内容去了。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同样是搜索引擎,百度跟Google表现的如此不同呢?这个我没特别仔细的对比研究,但是从Google的财报来看,Google传统的主营业务(即自身网站跟AdSense 业务)增速也一直在放缓的,但Google的其他业务营收增速16年四季度财报是高达60%以上的。这也许曾某个侧面说明如果不是因为像youtueb跟Android等等这样瞩目的明星项目,Google会面临跟百度一样的困境,这是搜索引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这种跟腾讯、阿里的主营业务上最大的差别是他们自身就是服务的提供者,而非作为中间人存在的。腾讯就不必说了,社交型的产品天然带有极强的网络效应,一旦进入网络就很难会被另一个新的产品所取代;而阿里自身构建的电商网络也是基本保证了所有的服务是在他自身产品体系内完成的自循环,对比百度明显就会发现,使用百度的服务之后,往往就跳出了百度。

但至少在PC时代,我认为很难下个结论说BAT的三家,谁比谁更牛逼或者说谁比谁的价值更高。当年阿里上市的时候,我曾写过一个微博,大意是说,不管是腾讯也好,阿里也好其产品的价值是显性的,就是参与者使用了这个产品之后,能够得到更及时明显的反馈,比如说使用QQ这个即时聊天工具解决了很大的沟通问题,阿里可以明显的用GMV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但是使用百度的服务呢?比如说我通过百度搜索信息获取到关于电商的知识,进而帮助我更好经营淘宝,这种价值在我看来是相对隐形的,一来是知识最终变成生产力本身有周期,二来即便是最终形成价值但用户最终把这个贡献归结为百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所以,至少在我看来,BAT三家都在以各自不同的产品服务,帮助我们完成了互联网普及的过程。

然而,商业的世界是残酷的,你做得不好,你的经营层面出现问题,你的产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受到用户的质疑甚至唾骂都是应得的,怪不了别人。对于未来,坦白的说,我是偏悲观的,AI也许是一个大方向,问题在于这个方向存在入口级的机会吗,这个入口级的机会又属于百度的吗?至少从现在的局面,看不出百度有什么很强的场景能够构建自己的AI服务。但不管怎样,只能祝福老东家了。

利益相关:曾经的百度er,魏则西事件之后,首选搜索工具是Google.

 

用户对宜家的品牌认知,给家装行业的品牌建设带来什么样的启发?

提起宜家,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宜家的商场,更是公认的人满为患的地方——每每周末节假日去逛的时候,真的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

无论男女老少,特别是对很多小年轻来说,宜家商场似乎是一个朝圣地——因为在那个地方,完整呈现出来了家的模样,对收纳的精心考量,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对搭配的反复琢磨,包括家中其他可能用到的物品,从盘盘碟碟到灯饰照明,从窗帘到床上用品,加上还有配套的餐饮,无一不让广大文艺青年们感到向往。

这正是宜家这个品牌成功的地方。像我们自己家在装修之前,也都去取经好几次,确实有很多地方有过人之处——虽然我自己内心多少是抗拒这个拥挤的地方,但着实架不住太太的强烈意愿呀。

然而,伴随着宜家总有另外一种声音,那就是宜家的家具吧,好看是好看,但质量真不咋滴,而且还要自己安装什么的,还挺麻烦的。

前些日子,我们跟宜家在沟通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在我们看来正是文中刚开始提到的点,我们认为宜家对用户还是有吸引力的,对我们自己而言,也能借助宜家的品牌背书来增强我们自己品牌在用户心目中的信任度。

然而当我们跟用户在实际沟通的时候,用户却直接了当的说,不会考虑宜家,在他们看来,虽然自己也去了好几次宜家寻找灵感,但如果是宜家的家具真正用在自己家的时候,还是很担心质量的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关于宜家的质量,尽管我自己相信他们的质量也不至于说那么不堪,但一旦质量不好这个标签在用户心目中写入的时候,就成为阻碍他选择宜家的重要因素。

我在朋友圈中也提了个问题,请问大家关于宜家家私的看法,得到的反馈几乎是普遍的,看看可以,找找灵感可以,但真正要用在自己的家里还是会很慎重的考虑。

任何一个品牌一旦被贴上这个标签,想要去掉就挺困难的了。

这段时间也在反复思考为什么在家装这个行业,那么大的市场规模,有那么多的装修公司,为什么品牌家装就那么少呢?迄今为止才两家上市公司,名雕也才是前天上市的。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是,家装这个行业,却时常被很多人觊觎着,想要进入这个市场分一杯羹,不管是原来的开发商还是代理机构甚至是中介公司都觉得装修应该是他们生态链里面的一个环节可以被自己吃掉的。

一方面是似乎难以建立品牌,另外一方面却不断涌入新的玩家,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家装对于很多公司来讲,很大的意义是【产值】,一张单动辄10万的收入,营收的数据会很好看,有这个稳定的现金流,做点啥不好呢?其实名雕上市之后公开的财务数据已经充分表明这点了。

当然,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为什么家装的品牌如此难建立?我自己思考有这么些原因:

1、家装的进入门槛很低,市场特别分散,也就是说当面临市场上如此多的装修公司的时候,用户的焦点就很难集中在某几家公司上,这对品牌的建设可能是天生的一个弊端。相反看看其他行业,比如最近的共享单车,就那么几家在玩,当然很快就有品牌的辨识度了。

2、家装的消费频次,很低频,跟房产交易有得一拼,装完之后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考虑这个事情,当然就很难在你服务过的用户中有这种品牌的生命力。

3、本身家装的服务又是特别难做,几乎很难做出来跟其他装修公司有着本质上的服务体验,或者要提供好的服务,本身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是很多依靠自身资本小投入的家装公司老板难以承受的地方,对他们来说,对这些老板来说,能够挣到眼下的前才是要紧的事,其他的靠边站。

是不是这么说这个行业就难有品牌出现呢?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不管怎么看,这么庞大的一个产业,没有一批知名品牌的出现本身就是不正常的。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是能够看到这些问题的,特别是这一波互联网家装的公司的崛起——虽然现在来看,很多所谓的互联网家装公司干得真不咋滴,也并不见得就比传统家装公司好多少,但还是有些公司有着不一样的思路跟打法来做品牌。

在这个问题上,跟老板探讨过很多,就我自己来看,这个行业品牌的出路有这么几个:

1、用户需求驱动的产品创新,也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家装公司会意识到任何一个公司都无法通吃所有人的装修需求,这会迫使他们思考自己的人群定位,并且在自己的人群定位上,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自己的定位的那一部分人,让用户可以感知到品牌独特的部分,而不是原来的千篇一律。

2、精细化的数据运营管控,这其实现在很多家装公司忽略的地方,放在过去,其实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过去至少还是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掩盖这部分的问题。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原来粗放的经营肯定越来越行不通了,因为成本上Hold不住,另一方面,产品创新其实来源于你所积累的精细化数据,如果没有这些沉淀,产品创新就是拍脑袋。

3、如何让用户可感知你的服务质量。现实的问题是,现在有不少装修公司其实服务做得相对还算可以,但依然不被记住,因为这个好的服务其实用户的感知是不明显的,用什么样的方式让用户有更好的服务体验感知,这是所有装修公司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