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中心化的背后

前言:近期的几篇博文为自己阅读《未来是湿的》一书的思考,未必完全成熟,只是记录自己思考的过程。发觉将思考的问题表达出来,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文笔生涩,但我仍然会践行“读书·思考·表达·专注”的理念。

————————————————————————–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的确出现了去中心化的趋势,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去中心化并非绝对意义的,最终,互联网会分化成若干个分散的中心。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呢?

事实上,这里面的原因可以简单的归结为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名字来自于《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在《圣经·新约》的“马太福音”二十五章中有这么说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而在互联网领域里,原本存在的各个中心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让出自己的中心地位,它们会依托自身的优势与资源,综合权衡利弊,或是出售非核心部门,或是增加新的盈利点,以应对后来者的竞争。而非核心要转入核心则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一方面要应对传统核心的打压与封杀,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地力图在产品、营销渠道等方面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保存从非核心转入核心的希望,否则一不小心就胎死腹中。因此,相比之下,核心保持核心要比非核心转入核心容易得多。

例如,我们知道现在互联网的中心是在美国,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情况依然会继续下去。诸如SNS、微博客、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等等这些创新性的产品均是首先在美国出现。这是因为作为互联网起源地的美国有了成熟的技术积累,公司能够敏感的捕捉用户需求的变化,并将新技术快速的应用于商业领域,而美国的用户亦乐于接受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这就是美国的优势所在,而它要保持这种优势也是较为容易的: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创业热土,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来到美国。这些人才的加盟对新产品的推出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终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保持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中心地位。未来,美国的中心地位有可能被打破吗?当然有可能,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传播速度前所未有的快,例如美国刚出现Groupan,国内就出现了美团网。同样有可能是国内先出某个产品然后被美国借鉴。但请注意,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中心地位就此消失,只不过美国的中心地位可能是被局限在某个较小的范围或某个更为专业的领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化大分工所致。

不止是在国家这个宏观层面中心化的趋势会继续存在,在中观层面——即企业中,这种情况同样是存在的。蓝色巨人IBM大大名想必大家不会陌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IT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霸主,它所涉及的市场涵盖了企业及个人。到了现在,IBM似乎失去了在IT领域的中心地位,不再是巨人了,其实不尽然。只不过IBM战略已经发生了转移,放弃了个人电脑这个市场,主攻企业市场,专注于咨询服务。在这些领域IBM仍然享受盛誉,在市场上处于较为核心的地位。在看另一个例子,雅虎。作为较早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它曾是互联网领域内的霸主。后来在谷歌崛起,雅虎似乎风光不再,甚至一度陷入经营困境,寻求被收购。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雅虎的门户网站的访问量在美国是居于前列的,雅虎旗下的Flickr是图片分享网站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我所举的这两个例子无非是想说明,在互联网领域里处于核心地位的公司同样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核心地位,长期的资金、技术、人才积累能够让他们较好的判断市场形势,他们能够放弃某些产品、某些市场,或者推出新产品新服务,以保持它们在某个细分领域的核心地位。

微观领域——即具体到互联网的普通用户又如何呢?互联网的用户可以分为旁观者与参与者。旁观者使用互联网只是看看新闻,用QQ聊聊天,在空间上偶尔写几个日志(QQ跟空间都是相对封闭的,较难为外界获知)。显然这部分人成为互联网较为核心群体基本上无甚可能。而参与者则会积极的通过博客、维基、问答这样的平台参与到互联网中去,只有这部分人才具备成为互联网中核心用户的潜质。这里我所要说的另外一点是在互联网上的交流跟我们的日常交流本质上是非常相似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的话,发表的言论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肯定。同样的,我们在互联网上发表日志,回答别人的问题,若是得到许多人的评论,或被提问者采纳为答案,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种肯定。在这种肯定的驱动下,我们会更加活跃的去参与到互联网中去,由此成为互联中的核心群体。早期的博客写手可能只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而写博文,慢慢的自己的博文得到别人的赞许,到最后能够在博客上放广告为自己带来经济利益。这系列过程都会激发用户的积极性,使他参与到互联网中来,成为互联网的核心用户。未来,当然会有更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中来,而到那个时候我们会看到,在互联网的不同领域到会出现相应的核心用户群,这跟那些互联网的旁观者一道形成了构成了互联网用户群的基础。

简单的从宏观(国家)、中观(企业)、微观(用户)三个层面探讨了互联网中心化现象背后的原因,肯定会有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探讨。

《互联网中心化的背后》上有7条评论

  1. 写的很好啊。
    核心用户固然推动了互联网的进步,但是旁观者才是互联网的大多数人群。如果只求核心用户的参与,那么这点赢利还不足以推动互联网的大步发展。好似游戏机市场中的SEGA公司当时开发服务定位于核心用户,最终失败;而SONY公司定位于light user,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市场,成功了。将市场两级化,利用参与者的技术性和前瞻性去开发旁观者的市场可能才能得到更长远的成功。
    一点愚见。
    网站不错,订阅了~:)

    1. @zchiy2k, 同意你的看法,按照长尾的观点,大多数人群其实构成了长尾的群体。核心群体应定位于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来带动用户,这是目前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所采取的策略。
      谢谢支持,共同进步。

    2. <a href="#comment-114" rel="nofollow">@zchiy2k</a>, 同意你的看法,按照长尾的观点,大多数人群其实构成了长尾的群体。核心群体应定位于意见领袖,通过意见领袖来带动用户,这是目前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所采取的策略。
      谢谢支持,共同进步。

    1. @aidcr, 为啥迷糊呢?我觉得一个能够自己架设独立博客在互联网世界发出自己声音的人基本上都不是“旁观者”。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旁观者”是不存在的,另外,我并非认为“旁观者”对互联网世界没有存在的意义。

    2. <a href="#comment-117" rel="nofollow">@aidcr</a>, 为啥迷糊呢?我觉得一个能够自己架设独立博客在互联网世界发出自己声音的人基本上都不是“旁观者”。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旁观者”是不存在的,另外,我并非认为“旁观者”对互联网世界没有存在的意义。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