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序章

这书的作者是瓦尔·赫拉利,这哥们的那本《人类简史》火得一塌糊涂,不过我还没读完,然后他的《未来简史》又出来了,在微信读书里买了这本书,偶尔翻一翻,读到一些有趣观点。

  • 就医学上的很多治疗手段来说,一开始其实是冲着解决某个医疗难题去的,一旦某个医疗难题被攻克之后,这种治疗手段往往会被用来增强正常人的能力。

比如说,伟哥这种药物一开始是被用来治疗高血压的,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意外发现他也能被用来治疗阳痿的问题,于是乎,首先是患有阳痿的人也开始服用这个药物,慢慢的,很多本身其实没有阳痿的男人也开始服用这个药物,希望展现自己的雄性魅力。

人类现在的攻克的很多癌症的难题,一旦被突破之后,也应该能够大规模应用于增强正常人类的能力,也就是说很难做到只用于治疗而不用于进化升级。

  • 知道的越多,能预测的反而越少。

这个句式应该还是蛮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预测是不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好的预测。因为你一旦预测出来,就会竭力去避免你自己预测的结果发生。

例如,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世界作了大量的研究,也许今天我们认为他的研究是错误的,但实际上呢?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不是傻子,当看到社会主义确实是在从萌芽到有蓬勃发展的趋势的时候,他们会警觉,也去研究这本书的内容,并且吸收采纳里面对他们来说有用的分析工具和见解。一旦他们开始采用马克思的判断的时候,行为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已经通过行为来避免走到马克思所描述的那些预测中。其结果是,今天我们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有问题的;但真实的原因呢?又有谁可以说清楚。

这应该是预见的悖论。如果某个预见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如果预见改变了行为,这会导致预见本身失去了意义。当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的越深入,历史的归咎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 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些通常不会考虑的可能性。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

如何阅读一本书

阅读的目标: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的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阅读的两种意义:
第一种意义是在阅读报纸、杂志或其他的东西时,凭我们的阅读技巧与聪明才智,一下子便能融会贯通了。这样的读物能够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
第一种意义是一个人试着读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到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

运用阅读增加资讯与洞察力,与运用阅读增长理解力是很容易区分出来的。

阅读就是学习: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

为获得资讯而读,与为增进理解而阅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阅读方式。一种是读得懂的东西,另一种是必须要读懂东西。需分清楚什么时候我们是为获得资讯而读,什么时候是为增进理解而阅读。

继续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孙云丰推荐的产品经理阅读书单

当时在百度的时候,有幸听过云丰老师的一次讲座,是关于产品经理如何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今天无意中又被我翻了出来,今天来看,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一、PM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来源:产品设计没有屠龙术,没有教科书——这是云丰的原话。
1)自己的实践和总结
2)指导人的悉心指导
3)同事的实践和总结
4)竞争对手的实践和总结
5)互联网从业者的实践和总结

二、 PM阅读的两个主要作用:
1)拓宽视野,启迪智慧
2)整顿思路,提炼想法

拓宽视野,有这类的书籍可以参考参考:

1、经济学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萨缪尔森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曼昆
《企业、市场与法律》,科斯
《经济解释》,张五常

继续阅读孙云丰推荐的产品经理阅读书单

爱的艺术

也是去年读的书,《爱的艺术》,艾瑞克.弗洛姆所著。

前提一:
大多数人把爱只是简单地看成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爱人及自己有无爱的能力的问题。因此,在他们看来,问题是怎样被爱,怎样得到爱,怎样变得可爱。为了追求这个目的,他们采用几条途径:其一,尽可能取得成功,取得与个人的社会地位相称的权力和爱抚,这条途径特别为男人所采用;其二,梳妆打扮、衣着华丽,是自己更富有吸引力,这条途径尤其为女人所采用。其它一些被男人和女人说采用的、使自己富有吸引力的途径是养成令人愉快的生活习惯,谈笑风生,助人为乐,谦逊而不冒犯别人。

前提二:
爱的问题是爱的对象问题,而不是爱的能力问题。人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当时要找到一个合适的爱的对象——或为其所爱——则是困难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尽管在爱方面屡遭失败,可是为什么却很少努力去学习爱这门艺术呢?这也许是因为即令他们强烈地渴望爱,然而几乎别的一切事情被看作比爱更重要——成功、名誉、金钱、权力——差不多我们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学会怎样得到这些目的,而对爱的艺术几乎无人问津。

人——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都面临着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孤独感、如何达到结合在一起、如何超越个人的独自生活而找到共同和谐的愉快生活。

情人之间的爱,它渴望完的结合,渴望着与另一个人结合在一起。在本质上,它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爱,而不是普遍分享的爱;它也许是所有的爱中最带有欺骗性的形式。

爱某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是一种决策,是一种鉴赏能力,是一种诺言。假使爱只是一种情感,那么双方白头偕老永远相爱的诺言就成了控制楼阁或者无稽之谈。情感可以产生,也可以消逝。如果我的行为不然鉴赏力和决策心理因素参与,那么,我怎么能判定爱的情感会永葆青春?

继续阅读爱的艺术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陈坤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去年读完的,鸡汤有很多种,有些喝了立马会反胃,有些确实让人感到美味。陈坤是个明星,他怎样走到今天这个境地,又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曲折,以及如何来度过这样的困难时期,我觉得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所以,这至少不会让人反胃的鸡汤书。

Chapter 1 从“暴发户”到西藏行走
2013-11-06 09:56:41
自信不是简单地渴望别人认可你,你要在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我可以。不用理会别人的怀疑或轻视,我真的可以,我能够做得很好!

Chapter 3 感谢那个残酷对你的人
2013-11-07 09:07:40
西藏行走中所经历的一切,所有的坚持和残酷,都是一颗种子,让他们未来变强大的种子

2013-11-07 09:08:34
遇见了就是缘分,没有对与错、好与坏。缘来了好好珍惜,缘尽了自会分离。

Chapter 4 梦想的推动者
2013-11-07 09:12:36
每天早晨你只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个地方,绝对不会知道今天晚上会发生什么事情,自己会睡在哪儿,会到达哪个地点。完全是未知的。每天都是充满了这种惊喜和愉快,从沮丧到惊喜,经常是一秒钟的事情,可能你沮丧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然后突然有一个人想帮你了。这就是在路上的感觉。

2013-11-07 21:45:16
有一天忽然明白,人生的这条轨迹本就属于你,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你的脚印踩出来的,你应该从心底里接受。

继续阅读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运动与读书

有两样事情很久没做过的,一是运动,二是读书。

说到运动,想想毕业将近运动,真心没有做过啥像样的运动,尽管脑子里一直有着各种计划(如骑车、游泳、爬山),却未付诸实践。在公司也大多数是吃饱了饭就坐着,毫无运动量。于是乎,体重目前已飙升到了70kg——这还不知道是否还会继续上升呢。在亲爱的小瑾同学建议之下,我觉着是得慎重考虑将运动一事提上议事日程。这不,今天一大早就决定要去跑步。老实说,绕着小区跑了快一圈,气喘吁吁的不行。不过,出出汗的感觉真好,早晨的空气也不错,这个计划得坚持。尝试着从周末开始,逐渐覆盖到工作日——虽然在可遇见的范围内,这事的可能性很低,能把周末的晨跑计划坚持下来就不错了。:)
读书,或为消遣,或为长见识——读些好书,总归是无坏处的。但最近读书真的很少,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互联网,因为微博这类媒体,对长文字的耐心变得很低——无法忍受长篇大论,即便是文章真的干货十足。我们似乎变得对“信息”欲望十足,总想赶紧抓住眼前的的这点信息,然后追逐下一个信息,但实质上我们并不知晓我们要的是什么,这其实是病——信息焦虑症。今日也试着让自己静下来读书,寻找下充实的感觉。《黑客与画家》读完两章,作者所谈及的,简直是I can’t agree anymore.主题大概可以简述为版权与互联网软件。
1)版权。
如果有注意的话,会发现最近几大IT巨头公司之间的专利诉讼战,一波接着一波,雅虎跟Facebook、三星跟苹果…具体的了解的也不多,就不细说了。给我的感觉是专利(广义上我理解它是版权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否可这样认定,非专家,不敢下定论)成了武器,这种武器原本是想保护创新者的权益(一项创新要搞出来不容易),但一不小心也会成为创新的障碍——因为大多数时候公开的研究讨论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而现在因为公开的研究有可能会触犯到别人的专利而吃到公司,那研究人员可能就会有意识的不往下研究。以上,我所说的比较简单,但大概是想说明版权这东东是双刃剑,而界限很重要。
2)互联网软件。
这里的互联网软件,简单的说,其实就是网站。
互联网时代的网站跟桌面时代的软件,是两个事物,只是一个代表新势力,一个代表旧势力。的确,对于用户来说,网站是最理想的情况——现在只通过浏览器和软件,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主流需求了。这种需求满足的怎样呢?想象下:不需要考虑软件的版本了,只要打开网站就是最新的,更不必说安装软件这活;不必担心数据丢失了,因为我的数据不是存在我自己的电脑上的——要相信,存数据这活,服务器的专门工程师比个人更专业。事实上,对我来说,仅数据这点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了,这可以保证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编辑我的文件,保证我工作的延续性,我可以说,让U盘见鬼去吧。当然,目前理想的情况并未达到这种程度,受制于网络条件,用户的接受度,商业公司自身利益等种种问题,目前很多软件仍然要依赖系统而存在,并且,目前看起来很多桌面软件仍具有互联网软件所不具备的优势(如运行速度,用户体验)。但互联网软件这种形式的服务是未来的趋势应该是毋庸置疑的——所谓的云服务其实正是这种趋势的典型代表。而如果以这种趋势来看,时下的这种网盘,可能是以一种过渡性的产品——因为这种产品是因为目前大多数软件以桌面形式存在,数据保存在本地,网盘则是把数据同步到了云端,再由云端到用户的各种设备。未来,假如大多数软件本身就是连接到互联网的,那这种网盘是否其实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呢——因为我的数据本来就是在云端了,不需要额外的同步软件来管理我这些需要同步到云端的数据了。更彻底的可能是系统本身就是互联网的,随时随地登入ID就是我的系统——Google 搞了一个,百度也有类似的计划——云os。但实际要投入应用估计需要很长时间,业界的推动是一回事,用户的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如果以这种趋势来看的,目前移动互联网上的这种关于native app和web app之争,可能是同一回事了,前者类似于桌面软件,后者则是互联网软件。以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更倾向于web app,尽管它的体验目前可能还不如native app。
读书引发的思考和总结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情。:)

2010年读书录

我的2010年读书目录(@豆瓣)

2010年可能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了,大概在70本左右,同时花在购书上的资金大概在500RMB左右。
当然,读的多以及买的多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那些知识,只是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改变,简单的记录下2010年的读书历程,希望可以继续保持。

读书的类型:

很多很杂乱,可能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小说,毕竟这类型的小说读起来相对容易,并不需要太多的思考。而我在这年所读到小说类型其实也很广泛,包括职场、科幻、推理、网络、武侠等。人文类的书籍也阅读了一些,不过感觉读这类型的书籍需要一些思考,而我的心太浮躁,往往难以静下心来阅读。由于本人兴趣及未来工作的需要,关于互联网的书籍读的比较多,这类型的书籍有涉及一些前沿趋势及方法论。此外,还阅读了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

读书的方式:
其实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读的电子书,主要看的是小说,因为通俗易懂,无需过多的思考与笔记。
当然,更喜欢的还是读纸质书籍,毫无压力的在某个角落安静的捧着书籍读书是妙不可言的享受。

自认为值得一读的书籍:
继续阅读2010年读书录

In Dreams Begin Responsibilities

也许是肚子饿的缘故,今晚公车回来时,觉得有些恍惚。

恍惚中有这么一句话突然间深深的映入我的脑子里:In Dreams Begin Responsibilities(责任始于梦中)——《海边的卡夫卡》里提到的叶芝某首诗里的句子。

好难理解:责任怎么会始于梦中呢?

隐隐约约的感觉,责任是与生俱来的。

继续阅读In Dreams Begin Responsi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