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里德曼花了四年的时间写作了《世界是平的》一书,2005年,此书甫一出版便成为畅销书,席卷全球。我是大概在07年的时候读的这本书,时至今日,回过头去思考弗里德曼的观点,不得不佩服作者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把握。而今天我想谈的是推平世界背后的力量。
首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反复强调的世界是平的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实际上,作者提出的“世界是平的”指的是全球化的趋势。作者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国家间的融合、公司之间的融合和个人之间的融合,我们现在正经历着第三个阶段的全球化融合。
那么又有一个新的问题:这三个层面全球化改变了什么使得我们可以说世界是平的呢?这个问题等同于在全球化出现之前我们认为“世界是不平的”,而这里的不平指的是什么呢?我想在全球化开始之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世界是不平的”:
首先一个是物理上的。在全球化之前,全球各个地方的没有直接的联系,各自偏安一隅,守着自己头顶上的一片天以为就是看到的整个世界。这样一来,世界就被分割为一块块的地方,块与块之间有着鸿沟。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远洋航行没有出现之前,大陆之间是被大洋隔开的,在那个时候大洋是人们无法逾越的。
第二个是观念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看到,传统的物理上的阻隔已经慢慢消失了。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大规模使用让人们更真切的认识到了自己所在的世界是如此的宽广,火箭、航天飞机的出现更让人们的思维从地球扩展到太空。可以说,到了今天,借助迅捷的交通网络,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没有人类到达不了的地方,物理上的阻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被推平了。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物理上的阻隔并没有消除人们观念上的隔阂。我们仍然习惯关注自己所在区域的事情,更多的时候交流的网络局限于少数人的群体中。这样的结果是人们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自己属于全球化网络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还没有真正的融合。
在厘清上述两个问题之后,我想现在可以去思考推平世界背后的力量这个问题了。在书中,作者列举了碾平世界的十大动力,包括Windows的出现和柏林墙的倒塌、网络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工作软件的开发,使数字化的发展更加迅速、维基和博客等等应用,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外包、离岸经营、沃尔玛的经营模式、内包、搜索、移动数字的平台。作者总结出来的十大动力可看作是推平世界背后的力量。而如果更进一步思考的话,上述十大动力之中,大多数是跟互联网有关的,如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维基和博客的应用、搜索引擎。互联网这股力量大大缩短了交流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更是从观念上颠覆了人们的传统的思维,加剧了个人之间的融合,从而使得更深层次的全球化变为可能。我想,互联网应该是推平世界背后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我不禁有这样的疑问,互联网这股力量怎样推动着个人之间的融合,它从哪些方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要想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似乎要花费很多的笔墨,所以我简单的说两点:共享与互动,我认为这既是互联网的本质,也是改变人们思维模式的利器,并最终促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
互联网的本质之一是共享。它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最初的时候地区内的局域网实现了在某个机构内部的资源共享,慢慢的扩展到整个国家,到了今天全球都被互联网连接起来。在这张硕大无比的网上,各种资源互联互通。在各种网站、BBS、博客乃至今天的各种社交网站上,人们把新闻信息、图片、软件等内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某个地区的信息瞬间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球。如伦敦的地铁爆炸案,印尼的大海啸,甚至汶川大地震,首先将信息传播出来的都是当地的网友。而这些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而正是因为这种大规模的信息共享,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地区。当这种深刻达到一定阶段之后,人与人之间的融合也就拉开了帷幕。
第二个是互动,这是随共享而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出现在互联网上后,人们自然而然的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讨论。而一旦讨论启动,各种各样的思维围绕某个信息交锋碰撞,错误的观点在交锋中得以更正,正确的观点在交锋中得以传播。请注意这里的交锋碰撞在地理上是全球范围内的,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全球的网民都可以透过网络这个平台对这个事情进行讨论。而另一方面,交锋碰撞是全方位的,内容包罗万象,从日常小事到国家国际时事,从艺术体育到政治经济,所有的信息都被人们讨论着。这种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互动也正是人与人之间融合的具体表现。
毫无疑问,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平坦世界,但这并不表明我们面对的世界就没有鸿沟和高峰。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少的国家并未从这个平坦的世界里获得太多的收益(从经济上来看)。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仿佛是贫穷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堑。因此,在看到世界是平的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采取措施为保护那些贫穷国家的利益,这就更加需要全球范围内的通力合作!
缩小世界范围内的贫富差距 世界才是真的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