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运动的第21天。
下午面试完之后直接回家,6点多的时候下去跑的步,第一次在这个点出去跑,感觉略不适应,天也热,时走时跑的坚持了5公里,有点儿吃力。
有两年没被面试过,尽管在这之前把自己过往产品的经历针对性的进行了总结,但还是略显紧张——一方面是对于不确定的恐惧,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出于对结果的期待。
首先我得感叹的是:这个世界真的很小,哪怕是再陌生的一个公司,总能找到某种关联之处。这回面试,一坐下来,他就告诉我说,他上家公司的有位同事认识我,且向他作过了解,对我产品方面的能力倒不是特别担心。Caoz刚好发了一篇文章《前人挖坑,后人扑街》,里头举了几个例子都在讲原本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别有用心的人恶意利用规则来获取利益,结果后面的人不仅享受不到这个利益,反而会因此受到牵连——比如,有更严厉的规则来制约。反过来说,在任何地方,只要你是贡献价值的,你是被他人认可的,哪怕在这个地方没有获得马上的好处,但也会在其他的地方给你补偿。不知道这是否算是宿命论——我自己是愈发觉得:冥冥之中,这个世界似乎是被某种平衡规则在主导的。比如,在工作中,你在A公司只是混日子,没有实质性的解决问题,在挖了一堆坑之后,拍拍屁股走人,看似好像以后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但慢慢的,你在这个圈子的名声就坏掉了,最后谁还敢找你;虽然短期来看似乎确实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但最终你会在遇到一堆前人给你挖的坑面前哭笑不得。这其实就是某种平衡的力量。只要想在这个江湖上行走,那么就得认认真真的对待自己的每一段旅程,莫要有侥幸的心理,否则最终坑的还是自己。信任与口碑的建立太难了,你可能花3年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结果可能会在一瞬间被击垮,所以,在做任何行为之前,都要训练自己这种本能的反思:这是否值得呢?
其次让我觉得比较有印象的一个问题大概是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之间如何联动。这两天我琢磨这个问题有几个问题是需要考虑到的:
- 商业地产其实是越来越多的,综合体的分布密度是越来越多的,但不同的综合体之间其实是大同小异的,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区分度,也就是这在用户层面,可替代成本是很低的。
- 正因为替代成本很低,所以用户跟综合体运营商之间的连接关系也是会很弱的,虽然会去体验会去消费,但其实它去的并不是跟运营商之间发生连接,而是跟综合体里头的商户发生连接。当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综合体会采用先进的物联网设备来捕捉用户信息,但也仅仅是用户信息而已,如果无法将这些用户信息转化成能够跟商业综合体之间形成可运营的关系,那么就只能提供概要的价值。
- 至于说综合体之间的住宅地产,逻辑上也是类似的,也是很弱的连接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逻辑上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落在什么地方呢?我现在理解下来,其实是一种供求关系。怎么理解呢?
过去综合体的运营商可能只是一个招商的工作,但今天要变成一个运营的工作了,要对综合体里的商户进行联合运营,要能够运营出来对用户有足够吸引力的服务与体验,然后才有可能反过来对周边的住宅业主形成吸引力。
举几个例子:
- 比如我们家其实为每周吃什么这个问题头痛不已,每次都在点评上看半天,搞不清楚到底吃什么好,实在不行就安慰自己说可能到了海雅缤纷城就有想法了,但结果去到愈发感觉眼花缭乱,不知如何选择。相信有我们这类情况的人不在少数,那么作为运营商,在这方面是否能够有更好的服务提供出来。
- 比如现在商场里确实跟小孩体验的业态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这些能够提供小孩服务的商户们,其实本身是有侧重点的,但对小孩来将,他其实又是需要整体的,这种情况下,作为运营商能否作整合然后以某种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到消费者?
这些例子其实是想说明,每个人去综合体消遣的人,看似是随机的,但其实都有很多痛苦,当作为商业地产的运营商能够针对这些提供有价值服务的时候,那么就有机会可以撬动周边的业主,有了业主的认可,反过来就能够撬动B端的更多资源来整合更好的服务,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正向循环的过程。
我想,如果是房地产要更好的服务自己的业主,本身确实还是有很多优势的,至少天然的信任度要比外面一般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所谓生活平台要好很多,当然,现在对于品质服务的呼声越来越多,类似好慷在家的这种路线反而是值得借鉴和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