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2000万,一个普通创业参与者的复盘:序篇

2年,是指我参与这个项目的周期,项目本身的存续周期>2年

2000万,是指这个项目经历天使到Pre-A轮的融资金额。

本篇文章是复盘系列的序,讲讲为什么要写这一系列的文章。

如果没记错的,我应该是在15年的5月26号加入这个项目,到现在为止应该是满整2年的时间。
在这快节奏的互联网行业中,2年,已经是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了,甚至足以让人遗忘2年征程背后的很多细节——如果我再不试图记录些什么,很有可能所有的记忆会如同过往所学的数学公式一般,消失在记忆中。所以,趁自己对过去2年发生的很多事情还能回忆起来的时候,把这些记忆变成属于我生命中的一份子。

最近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2年了或者说从11年开始工作到现在,这些经历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抑或是仅仅因为年纪带来了变化?又还是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可变化的,太多时候我们所经历的,其实只是不同形式的重复。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于把打工归结为安分守己,把创业归结为追根究底,两者只不过是营生的不同手段罢了。我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以至于我虽然说这是一个系列的文章,但我并不知道这系列的文章会包含些什么样的内容,可能会有关于刚刚提到的「打工与创业」这样的主题,也有可能会有「创业初心」这样的主题,也有可能有「创业团队」的主题,当然也很有可能有其他的主题,这些具体的主题我现在还没明确,但接下来我会试图把这些主题框架罗列出来,因为这本身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曾跟老周探讨过的一个问题是,创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应该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是方向,是团队,是融资,是时机,是心态,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自己一度的答案是「初心」,但最近我的看法变了,方向、团队、融资、时机、心态甚至初心都会发生变化的,而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因外界因素导致的被动变化(或者说叫做应对),一种是自己主动调整而产生的变化。通常我们会发现,在这些变化中,主动调整往往会比被动应对带来更好的结果。为什么有些创业者能够作出主动调整而有些创业者只能被动应对呢,我今天的认知是,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是否能够时常通过「反省、复盘、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认知,以能够更主动的应对不同状况」,我愈发倾向于觉得:创业,也是一项专业的技能,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不同行业不同方向都充分竞争的时代,在创业这个事情上不够专业就意味着你在起步的时候就落后于人。但创业这项技能的获取,听100个创业者讲创业故事,读100本关于创业的书,参加100场所谓的创业培训,都远不如亲自动手搞一回来得猛烈,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复盘,点开更多的创业技能树,是我今天认知中认为最重要的一项能力。或者说,不单单是创业这件事,打工也是如此。如果说我作这一系列复盘有什么目的的话,这应该是我内心最强烈想要达到的目的。

当然,在最终做完这次复盘之后,也许有人读了会觉得很有帮助很有启发,也同样会有人觉得我们TMD的是大傻逼,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这一系列的文章,初衷并非是向外寻求认同感,而是向内寻求心安。

以上,是为序。

0530 胡言乱语

很多时候,我们把理想跟现实会分开来谈,但难道现实不是理想的一部分?当你笃定要去追寻你心中的理想的时候,首先就得去解决你所面临的现状——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实与理想之间并非泾渭分明。

没有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的确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这意味着你无法高效率的通过价值交换获取到你想要的资源。

初次创业者+跨行业创业,这种组合失败的概率估计在95%以上。越发觉得创业是一个特别特别专业的活,就如同一项技能一样,需要反复打磨的,初次创业者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如果同时在一个新领域创业,这意味着挑战是双重的,在这种情况下失败的概率可想而知。某种意义来说,创业者最需具备的素质是自省的能力,哪怕刚开始的方向有多么的离谱,但通过自省总能逐步调整过来,反之,则会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最后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妈说宝宝醒来之后问“爸爸妈妈去哪了”,有些忧伤。这种情愫似曾相识,不知道这会不会给宝宝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好的印象,看似2个小时的车程不远,但其实总会有诸多不便。

反馈周期

图片2

那天跟周总在探讨一个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应该在小孩的教育培养上倾注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但实际上意识到而且能做到的家长其实很少。常态是,意识到了,试图做了,坚持不了或者总是想假手于人。

我的理解本质上是人对事情反馈周期的意识:

如果做了某事,能够快速有结果出来的时候,人愿意去做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反之,产生反馈的周期过长,人的主动性会大大降低。

拿小孩教育来说,虽然现在越来越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家长应该花更多时间与小孩在一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亚于学校教育,但毕竟在多数家长来看,照这么做,未必能够马上看到孩子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这么做,似乎短时间也看出来可能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总是可以看到多数家长在小孩教育这个问题上,说到某个理念都认为很好,应该要认真对待,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家长或者能够坚持的家长却不多。

为什么王者荣耀那么火?因为明显玩这个游戏,5分钟一局,占用的是大家认知上所谓的碎片时间,大家首先就没有了以往对占用大片时间玩游戏的罪恶感。而更重要的是,5分钟一局的游戏,可以快速从这个游戏中获得快感——这个正向反馈的周期就如同毒品一样,萎靡的人在精神会为之一振,立马感觉不一样。

反过来说,像学习,教育这样长反馈周期的事情,人本能的对这样的事情会难以持久,尽管我们都会认同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但真正要坚持去做的时候,还真的是太难了。

前段时间在公司跟朋友分享了一个学习的话题「聊聊学习与成长那些事儿」,很多人听完之后,都认同我分享的观点,学习很重要,要坚持持续的学习,但实际上真正把学习当做重要的事情坚持去做的人又有多少呢?昨天老陈跟我说,现在有坚持每天学习,之前的分享对他的启发很大。他这么说的时候,内心还是有成就感的。对我而言,如果我认为帮助别人学习,帮助别人成长是一件值得坚持去做的事情,那么,这个的反馈周期也一样会是相对漫长的,如何在实践这个事情的过程中,能够设计出一个短反馈周期的机制来呢?否则要想坚持,我估计会不那么乐观,太多有价值的事情都会因为漫长的周期而失去了原本的初心。

知识付费是一个在风口上的事情,这2年玩家蜂拥而入,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先也许是因为大家看到这个分口上融资的机会赚钱的机会似乎很快就来了。但知识的获取,本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更高的技术变革,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对一个人的成长周期有质的缩短——哪怕能够帮助一个人快速掌握某个理念或者知识点,但人对知识点的吸收本身是有沉淀周期,而从沉淀周期到转为生产力也是一个周期。所以,粗看的一个感觉是,目前很多所谓的知识付费本质上更像是满足的人当下的焦虑感,多数人点下付费按钮那一刻,其实是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只会觉得啊,今天我学习了,我牛逼了,然后发个朋友圈秀一秀,觉得就是已经完成了学习这个动作。甚至,现在多数知识付费产品在宣传上主打点都是:一年199元,一顿饭的价钱——但学习这个事情上,这仅仅是一顿饭钱的事情吗;然后无数新媒体编辑炮制的文章“xx个你必须掌握的技巧”——听的人一看真TM觉得有道理必须要收藏必须要转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殊不知,你视之为甘饴,只不过是别人内容生产流水线上的几下复制黏贴而已。

百度是否出局?

好像是自腾讯跟阿里相继出完财报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频繁的出现在知乎的Timeline上。刚看了下,已经有将近1000个回答。

虽然频繁出现在自己的TL上,但基本上我没怎么点进去看大家的回答,因为毫无疑问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判百度死刑的——以前似乎还只是互联网圈的人觉得百度不行,现在已经沦落到一个普通人也都能说上几句百度这里不行、百度那里不行。作为曾经的Baiduer,真的只能说一声叹息了。

我在很早之前就曾经百度自身决策机制出发写过一篇关于百度的文章,当初自己在百度的时候,我所认知到的决策都是从搜索的需求出发,比如从过去某段时间用户搜索的query里面随机抽取一批,然后对这批query进行需求分类标注(有一套需求分类的标准),然后依据此得出结论说用户需求分布的状况,百度对这些需求满足的状况——问题就在于,但用户从PC到移动迁移的时候,有很多需求已经被分流了,也就是说用户有很多需求已经不需要通过百度满足了,那么依据此得出来的需求分布状况还有参考意义吗?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这种决策机制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百度内部自身一直认为自己还做得不错,内部跟其他搜索引擎的评测对比常常得出来的结论也是“明显领先于某某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说百度某某词搜索结果不好的时候,百度的好多人还会振振有词的指出某某的评测方法不客观,用户不是这么认为的。可惜的是,用户的需求已经迁移了,依据原来那套方法得出的结论已经明显不能反应当下用户的需求。

我今天思考的另外一个角度是,假如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没有那么快到来,百度又是否能够延续其地位呢?我今天的看法还是偏悲观的。举个例子,在几年前,我观察很多广告主在做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的时候,很多都会选择留一个品牌词+百度一下的搜索框,毫无疑问,不管是在广告主还是用户的认知里百度等于搜索,而且那会明显搜索引擎是人们获取信息最主流的方式。但后面慢慢的,这些户外广告或者电视广告,留的信息明显变成了自己的品牌词+天猫或者京东的搜索框,或者是APP、公众号的二维码,即便是留通用搜索框的,都有不少的不再留「百度一下」,而是留「搜索」的button。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本质上,百度在我们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信息中介,如同房产中介存在的价值一样,他存在是因为他能帮助我搞掂很多麻烦的事情,但如果一个事情开始变得像普通人买衣服一样简单的时候,还需要中介吗?明显是不需要的。再比如,今天如果我明显知道我自己能够直接从深圳飞往北京更快更便宜,为什么我还非得从深圳到广州中转再到北京呢?这大概是搜索引擎的悖论吧,自身存在的价值是帮助人「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曾经百度的使命),但一旦满足了这一需求,用户很有可能就会从搜索引擎中迁移到目标内容去了。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同样是搜索引擎,百度跟Google表现的如此不同呢?这个我没特别仔细的对比研究,但是从Google的财报来看,Google传统的主营业务(即自身网站跟AdSense 业务)增速也一直在放缓的,但Google的其他业务营收增速16年四季度财报是高达60%以上的。这也许曾某个侧面说明如果不是因为像youtueb跟Android等等这样瞩目的明星项目,Google会面临跟百度一样的困境,这是搜索引擎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这种跟腾讯、阿里的主营业务上最大的差别是他们自身就是服务的提供者,而非作为中间人存在的。腾讯就不必说了,社交型的产品天然带有极强的网络效应,一旦进入网络就很难会被另一个新的产品所取代;而阿里自身构建的电商网络也是基本保证了所有的服务是在他自身产品体系内完成的自循环,对比百度明显就会发现,使用百度的服务之后,往往就跳出了百度。

但至少在PC时代,我认为很难下个结论说BAT的三家,谁比谁更牛逼或者说谁比谁的价值更高。当年阿里上市的时候,我曾写过一个微博,大意是说,不管是腾讯也好,阿里也好其产品的价值是显性的,就是参与者使用了这个产品之后,能够得到更及时明显的反馈,比如说使用QQ这个即时聊天工具解决了很大的沟通问题,阿里可以明显的用GMV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但是使用百度的服务呢?比如说我通过百度搜索信息获取到关于电商的知识,进而帮助我更好经营淘宝,这种价值在我看来是相对隐形的,一来是知识最终变成生产力本身有周期,二来即便是最终形成价值但用户最终把这个贡献归结为百度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所以,至少在我看来,BAT三家都在以各自不同的产品服务,帮助我们完成了互联网普及的过程。

然而,商业的世界是残酷的,你做得不好,你的经营层面出现问题,你的产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那么受到用户的质疑甚至唾骂都是应得的,怪不了别人。对于未来,坦白的说,我是偏悲观的,AI也许是一个大方向,问题在于这个方向存在入口级的机会吗,这个入口级的机会又属于百度的吗?至少从现在的局面,看不出百度有什么很强的场景能够构建自己的AI服务。但不管怎样,只能祝福老东家了。

利益相关:曾经的百度er,魏则西事件之后,首选搜索工具是Google.

 

未来简史·序章

这书的作者是瓦尔·赫拉利,这哥们的那本《人类简史》火得一塌糊涂,不过我还没读完,然后他的《未来简史》又出来了,在微信读书里买了这本书,偶尔翻一翻,读到一些有趣观点。

  • 就医学上的很多治疗手段来说,一开始其实是冲着解决某个医疗难题去的,一旦某个医疗难题被攻克之后,这种治疗手段往往会被用来增强正常人的能力。

比如说,伟哥这种药物一开始是被用来治疗高血压的,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意外发现他也能被用来治疗阳痿的问题,于是乎,首先是患有阳痿的人也开始服用这个药物,慢慢的,很多本身其实没有阳痿的男人也开始服用这个药物,希望展现自己的雄性魅力。

人类现在的攻克的很多癌症的难题,一旦被突破之后,也应该能够大规模应用于增强正常人类的能力,也就是说很难做到只用于治疗而不用于进化升级。

  • 知道的越多,能预测的反而越少。

这个句式应该还是蛮熟悉的。现实生活中,预测是不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些不好的预测。因为你一旦预测出来,就会竭力去避免你自己预测的结果发生。

例如,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世界作了大量的研究,也许今天我们认为他的研究是错误的,但实际上呢?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不是傻子,当看到社会主义确实是在从萌芽到有蓬勃发展的趋势的时候,他们会警觉,也去研究这本书的内容,并且吸收采纳里面对他们来说有用的分析工具和见解。一旦他们开始采用马克思的判断的时候,行为也会随之改变。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已经通过行为来避免走到马克思所描述的那些预测中。其结果是,今天我们认为马克思的理论是有问题的;但真实的原因呢?又有谁可以说清楚。

这应该是预见的悖论。如果某个预见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如果预见改变了行为,这会导致预见本身失去了意义。当我们拥有越多的数据,对历史了解的越深入,历史的归咎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

  • 历史研究最重要的目的,其实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些通常不会考虑的可能性。历史学家研究过去不是为了重复过去,而是为了从中获得解放。

胡言乱语·语录01

  • 前天晚上梦见公司上市了,嚯嚯,屌屌的哦。
  • 昨天想去吃那家之前经常跟小伙伴们去吃的常德米粉,心心念那儿美味的榨菜,结果发现已经改换门庭了,细想起来,好像还真的是自去年8月份之后就再也没去过了,终究物是人非。
  • 不知不觉,再过几天,在公司呆的时间就已经满两年了,两年前的市场环境跟今天的市场环境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应该要问自己的问题是,这两年,自己成长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也许是时候给自己一个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