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富士康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美好的憧憬与希望来到这座繁华的都市。可是,慢慢的他们会发觉,在这座灯红酒绿的都市里,似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被太多的生活所迫,宿舍车间饭堂这样的三点一线生活逐渐消磨了他们内心的憧憬。压力让他们变得脆弱而敏感,一点小小的刺激也许就会让他们采取极端的方式去应对。我知道,有人一定会说,他们怎么如此的漠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心理的承受能力如此的差,为什么动不动就跳下去,为什么不选择其它更轻松些的工作?。不能说这样的质疑是错误的,按照一般的道理来说,我认为这样的质疑也是完全站得住脚的,然而,问题是情况却并非如此的简单。只要你想想,一个刚刚毕业的,未谙世事的年轻人,初中毕业,或者是中专,顶多也就是高中。他们知道生命的真正价值吗?他们知道一个人应该怎样的活着吗?他们真的未必知道,他们只能够自己慢慢的去探索,只是还未等他们探索出来,就选择了那样的方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而这原本是一项教育要完成的任务。可我们的教育给他们带来了什么,确切的是说我们的教育带给了我们什么?在学校里,我们被告知什么是标准的答案,我们被告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被灌输了许许多多的知识,却惟独缺乏人文的关怀。机械的学习,机械的接受,如同一个机器人。他们的父母为了家庭的生计,不得不离开他们,外出打工。在学校缺乏人文关怀,在家里缺乏父母的关怀。这样出来的一个年轻人,我们怎么能够忍心去责怪他们内心的脆弱?我知道或许他们的父母也想从小把他们带在身边,可是带在身边的话,要如何跨越那座高高的户口壁垒,要如何支付他们昂贵的学费,又要如何凭借微薄的工资支撑起一个家庭在城市的生存?我知道,他们自己从打工开始,也是想着可以找一份轻松些的,压力没那么大的工作,至少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支配去上上网,逛逛街,甚至是跟自己心爱的人去约约会。可是,假如他们不选择这份工作,手无寸技,又要如何去寻找一份让他们看起来比较体面的工作呢?没有工资,上网、逛街、约会这些看起来那么美好的事情是离他们多么的遥远!

对于这个工厂,你可以用任何语言去描述它严苛的管理制度,甚至你可以说这是一家血汗工厂,无情的榨取工人们的劳动成果。可是我脑子里面一直在想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企业他到底要承受怎样的社会责任?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的国企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从出生到死亡,他们都跟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最后的结果是怎样大家都知道了。我当然并没有为富士康开脱的意思。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富士康在这个事情上肯定是要承担责任,但是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个责任要怎么去界定,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可以轻率下的定论。如果将全部责任归结为富士康,我个人以为这对富士康来说亦是不够公平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支付了这个行业相对来说较高的工资,为它的员工提供了很多娱乐措施,我们还要要求他们做些什么?或许我们可以看这么一个文章,和菜头:富士康人来信(貌似需要翻墙看),在或者看看南方周末实习记者的卧底报道:富士康“八连跳”之谜。我想文章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局内人告诉我们,真实的富士康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糟糕。但是在媒体的大肆渲染下,非常不幸,富士康已经被贴上了“血汗工厂”的标签。稍微扯远点,真正的血汗工厂在哪呢?有人肯定知道的。

对于我们的Government来说,今年真是一个难熬的年份,从年初到现在一直不断有各种各样的事件,似乎每个事情,Government都有逃不脱的干系。尽管某位大人信誓旦旦的说,跳楼事件凸显的是富士康管理文化出了问题。这句话很漂亮的就把责任全部推给了企业。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啊,你们要知道那是一个三四十万人的工厂啊,区区一个小县城也就只不过这样的人口。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难道你们就没有什么方法措施去帮助企业吗?企业纳税,政府办事,你们不能光拿钱不干活啊。你们能不能不要总是事后诸葛呢?你们所有的分析看起来都是有条有理,可问题的关键是要如何去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唉,这又是一个庞大的问题,我猜测他们也不晓得自己现在可以做些什么?不可能去惩罚富士康啊,要是富士康倒了,出口就要下降,GDP就不能上去,这样的后果大家就自个儿想去吧。再往深处去想,今年年初到现在的种种事情,揭开了三十年来我们经济发展一个又一个疮疤,真应该好好反思了:三十年来,除了发展经济,我们还发展了什么?

这不是简单的个人心理素质问题,也不是简单的血汗工厂的事情,而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问题?社会出问题了,怎么办?找社会的家长去,社会的家长是谁?

《关于富士康》上有7条评论

评论已关闭。